张航,中共党员,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心理学系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提升我校心理学学科的综合实力。
以生为本,不忘来时路
从2016年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到2023年的心理学教师,时隔7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回到母校,他既激动又惶恐。面对母校给予的信任与重担,他认真坚守教学第一线,承担《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课程,注重内容更新与方法改进,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养。近年来,围绕课程教学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创新型案例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内容优化与知识图谱重构,主持编写《心理学课程思政案例集》,获批2024年省级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
作为2023级应用心理学班主任,张航探索本科生科研早期介入的新路径。他坚持每周四晚上主持“学术沙龙”,结合学生个人兴趣与专业发展,确定研究课题方向,并提供国际顶尖期刊的文章参考学习,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汇报交流,总计汇报40余场。指导学生获得安徽省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二等奖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积极贡献力量。

勇于破局,走好学科路
入职没多久,他就接到了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专硕学位点申报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他撸起袖子挑起重担,精准把握申报要求,最终学校成功获批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位点建设期间,他立足学科前沿、紧扣社会需求,通过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统筹完成新增学位点培养方案与建设方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我校应用心理专硕教育体系正式迈入规范化、科学化与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扎实推进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牵头申报并获批省级质量工程“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立足专业发展所需,他持续推动实验平台优化与功能重组,围绕“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心理服务”两大方向,统筹建设脑电、经颅磁、眼动等六类实验室,提升平台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综合支撑能力。将“心理实验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推动实验教学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为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团结协作,走好未来路
他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形成结构合理、梯队明确的教师团队。近三年成功引进四类C人才1名、五类人才1名,完善青年教师支持机制,协助1名青年教师读博深造,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团队发展后劲。为提升有组织科研,营造良好科研氛围,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从选题到文本指导全过程跟进。2024年度心理学系在省社科联组织开展的各类项目中立项总数位居全校各系部榜首,团队科研能力稳步提升。2025年8月,张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学院在该项目上的零突破。

他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坚持为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服务、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质服务,组织教师深入中小学、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讲座、咨询与评估服务,推动构建覆盖校园、社区与企业的服务体系。2024年,心理学系获评“安徽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先进单位”,专业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人事处、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供稿 宣传部/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