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榜样安中

首页 - 榜样安中 - 正文

【教师风采】丁仙:初心如磐践使命 扎根乡村谱新篇

来源: 日期:2025-09-09作者: 点击:

2024 年 6 月,丁仙同志经学校推荐,选派到宿州市灵璧县下楼镇程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踏上了一条扎根乡村的奋斗路。从机关科室到田间地头,从 “业务门外汉” 到群众口中的 “程庙人”,近一年的驻村时光里,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以 “初心如磐、笃行不怠” 的信念,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书写着 “安中人” 的担当。

以党建 “红色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农村要发展,党建是关键。” 驻村第一天起,丁仙就把建强党支部摆在首位。每月精心筹备支部学习材料,完善党员学习制度,他牵头搭建起程庙村与帮扶单位、兄弟村的党建共建桥梁 —— 与学校团委党支部共学理论,和禅堂镇河北村党支部交流经验,让党组织活力在联建中不断增强。

初到程庙村,丁仙也曾有过 “情况不明、工作不会” 的忐忑,但他深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迅速融入村 “两委”,把走访调研作为 “必修课”,逐户了解监测户、脱贫户和一般户的生活状况,摸清村情家底,找准发展堵点。

为提升帮扶能力,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2024 年 7 月,他先后参加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第一书记培训班、灵璧县第九批选派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9 月,结合调研所得撰写个人驻村帮扶计划与任期工作目标计划书;11 月,完成详实的驻村调研报告;11 月底,又随灵璧县组织部选派的优秀村书记队伍,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跟岗学习两周。

从政策理论到实践经验,从本地探索到外地取经,丁仙在学习中拓宽思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后续精准帮扶、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元发展蹚出村民增收致富 “快车道”

“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 丁仙始终把培育壮大产业放在工作核心位置。针对程庙村现有产业,他主动对接村内规模企业安徽常青米业有限公司,协助推进精米加工厂生产线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企业产能,还达成协议 —— 将帮扶销售额的 4% 纳入村集体收入,同时带动 20 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 “企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的多赢局面。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丁仙多方奔走。2024 年,通过协调单位直采、开展助销活动、搭建网络销售渠道等方式,累计帮助村里销售农产品达 130 万元;他还积极向上级争取到户资金约 90 万元,惠及 139 人次,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发展红利。

如今的程庙村,已形成 “米业 + 梨园 + N” 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丁仙还因地制宜策划 “红色农文旅” 活动,以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发掘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既有 “产业味”,又有 “文化魂”。2024 年,程庙村集体总收入达 334.39 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 88.3 万元,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超 1.4 万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 1.46 万元,数字的背后,是村民们越来越鼓的钱袋子,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办好民生实事织密群众幸福 “保障网”

“第一书记,就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 丁仙始终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身边事。

基础设施薄弱是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2024 年,丁仙积极协调学校给予 40 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他还多次前往县水利局沟通,成功争取到 2025 年农田水渠灌溉工程项目资金 210 余万元,目前程庙村 2024 年改造灌区提升工程已完成约 2 公里水渠建设;从村集体收入中划拨资金,更换损坏路灯 20 余盏,新增采购 110 盏,实现全村道路亮化全覆盖;完成 2.1 公里路面硬化,让村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全。

在民生服务上,丁仙更是倾尽全力。他协调安徽中医药大学、灵璧县中医院,3 次为村民开展 “送医、送药、送健康” 活动……一盏盏亮起来的路灯,一条条修平整的道路,一场场贴心的义诊,一幕幕精彩的演出…… 丁仙用一件件实事,温暖了民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程庙村的变化,凝结着安徽中医药大学十载接续帮扶的心血,也镌刻着历任驻村书记的奋斗足迹。像丁仙这样 “安中人”们,还将在程庙村的土地上不断续写薪火相传的奋斗篇章,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实干中愈发鲜亮。(组织部、人事处/供稿 宣传部/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