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回眸“十三五” 阔步新征程】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基础瞄前沿 砥砺固本再起航

来源: 日期:2021-03-30作者:宣传部 点击:

“十三五”以来,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党政坚强领导下,树立并持续走“医工互融、理实俱进、协同创新、特色发展”办学之路,坚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学管理规范,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强化专业特色,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学院党的建设在规范中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积聚中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谱写出“深度结合、科学发展”的辉煌篇章,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规范提升好,引领保障作用强

学院党委狠抓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和创新创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委严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设立“党员示范岗”、实施党员联系基层制度,激励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共发展党员340人,6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学院党委在学校历年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中均为“好”,荣获学校2019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还成功申报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教工第一党支部多次受到学校党委表彰并成为全省教育系统“标杆支部”培育单位。党委书记吴成海承担的《深化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获学校2016年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论文一等奖,党政办牵头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获学校党建工作理论研究项目立项。

教学管理有章法学风建设成效高

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双基”标准化建设要求,严格落实教学活动、教学单位的建设和质量,强化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辅导员深入课堂查课听课、教学秩序检查,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方法,重视过程化、形成性评价,促进管理规范化。

学院科学统筹,周密安排,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下线上混合教学,确保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学院各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主动通过开放课题、开发竞赛项目、开放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研结合,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自创微信小程序强化考勤管理,师生同治,强化考风考纪,对考试作弊现象实行“零容忍”,学风建设有了大幅度提高。

凝炼方向抓学科专业发展特色强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的建设,同时,精准对标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文件要求,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学院特色,凝炼学科方向和特色,进一步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优化学科团队结构,2020年申报一级硕士点“医学技术”,并获得安徽省评荐。

学院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团队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先后完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全省获A-等级,位于安徽省该专业第一方阵。学院还主动适应市场发展,挖掘潜力,新申报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科技创新进步快,师资队伍结构优

学院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依托中医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科研平台,大力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力争取得可转化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间发表各类高级别学术论文110篇,其中近三年发表论文65篇,一类论文31篇;出版学术著作近20部;发明专利授权15个,申请软件著作权60余项。

在持续建设中,学院“外引内培”两手抓,两手硬,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共引进博士3 名、优秀硕士十余人,支持教师学位提升和职称晋升,新增2名教师攻读博士,新增副高级职称10人、正高2人,教师队伍结构得到很大提升。


创新教育力度大,学科竞赛成果丰

学院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同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大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能能力实训中心,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指导导师团队,每年设立20万元大学生竞赛经费,组织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在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的同时,学院还引导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和竞赛活动,每年开展一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竞赛,每年开展一届数学、物理竞赛,每年组队参加全国、安徽省智能车、软件编程等十余项学科竞赛。“十三五”以来,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国家级优胜奖1项,省级一等奖28项、省级二等奖33项、省级三等奖57项,发明专利1项。

对外交流拓新路,社会服务品牌多

学院认真总结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要求,巩固改进与韩国顺天乡大学“2+2”合作人才培养,同时开拓了与日本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硕士教育合作项目,成为学院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学院坚持点面结合,建基地、抓队伍、出精品、求深化,拓领域、抓动员、重参与、求扩大,把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服务中长才干,作贡献。近年来,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参与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长期开展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敬老助贤、爱心献血以及独具学院特色的电脑义诊活动,学院多次荣获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相伴童年、快乐成长”爱心支教项目获得新站区第五届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关爱青少年、感受新发展”爱心支教服务队获得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优秀实践团队”称号。

网络管理敢创新,数字校园推进实

“十三五”以来,完善了的校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体系,出台一系列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相继与中国建设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达成协议,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建成少荃湖新校区学生宿舍网。进一步升级和优化校园网主干线路,建设校区弱电管道和铺设通信光纤与电缆,建成了以万兆核心主干、千兆带宽进楼宇,连接各类网络设备超过10000台的大型校园网络。为在校师生开通了EDU邮箱和IPV6双栈服务,給师生网上学习、科研、资料查阅、网上办公等提供了优质的网络环境。搭建了以服务为导向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立了一整套规范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平台得到有力提升、发展空间提到有效拓展,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四五”,学院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以培养可堪大任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着力内涵提升,力争培养出更多为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事业赋能的优秀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医药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