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和田,援疆支教支医,是责任,也是幸福。” 这是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贺成功援疆期间常说的话。2023 年,响应党的号召,他远赴新疆,担任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检验康复系主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以专业为笔、奉献为墨,在教学管理、科研创新、临床实践领域书写共产党员的担当,让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的誓言落地生根。

深耕教学管理:为边疆育才搭阶梯
初到学校,贺成功便将提升检验康复系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作为首要任务。他深知,科学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方法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
结合边疆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特点,贺成功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创立 “订单式” 远程线上教学模式,打破空间限制;提出 “系科合一” 结对方式,实现教学与实践无缝衔接;推广 “互动式体验教学法”,变 “被动听讲” 为 “主动参与”。这些举措不仅为检验专业升本储备了青年骨干教师,更让系部整体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是他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他的支持下,检验康复系师生在全国性竞赛中屡获佳绩,涵盖检验科普、微课、技能竞赛等多个领域,收获多项一、二、三等奖及团体荣誉。23 级学生左倡羽感慨:“全国赛教会我‘向内扎根’夯实根基,国际赛推动我‘向外生长’开阔视野。”这正是贺成功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

攻坚科研创新:让和田玉石焕新彩
科学研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受援学校坐落于新疆和田,当地以盛产和田玉闻名,被誉为“世界玉都”。中国玉文化以新疆昆仑山和田玉为绝对主脉,象征着“君子之德、中庸之道”的东方情操,和田白玉被视为玉中极品。和田玉除了做饰品,还是一味矿物药材,在维药学以及《本草图经》、《神农本草》等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本草纲目》说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
针灸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各族人民所喜爱,而维医维药则是新疆土生土长的民族医药,两者能不能碰撞、结合创造出新的火花?这个想法一出现便深深的吸引了贺成功的注意力,说干就干,他找到学校药学系、附属医院及检验康复系相关专业的老师,大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联合申报的2023年度校级课题“外治维医方剂在灸疗艾制品新剂型的开发研究”(2023ZR004)受到资助。他提出“和田玉制针灸器械”“和田玉石灸”“和田玉石针灸疗法”等新概念,先后发明了一种预防高反的膏药贴剂、和田玉石隔药饼灸治疗器、和田玉石按摩灸治疗器、和田玉石痧灸治疗器、和田玉石刮痧治疗器等针灸器械24项(已有授权12项专利),研究成果通过“安徽针灸教育”公众号展示,应用于临床和教学、科研。
援疆期间,贺成功主持、参与的项目“贺氏针灸器械学术流派特色针灸技术挖掘整理及传承传播”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奖一等奖,《针灸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坚守临床实践:以医者初心护健康
“作为医者,无论在哪都要牢记救死扶伤使命。” 贺成功在新疆医专附属医院推动成立 “周氏梅花针灸学派贺成功名医工作室”,将临床与人才培养结合。
他每周两次到康复科教学查房,以师带徒结对形式带教培养青年医师。阿尔帕提·艾尼玩是贺成功带教的第一位青年医师,除了在医院跟诊查房,贺成功给学生上课《针灸学》的时候他也是每节课不落的到教室听课,协助贺老师管理教学,参与《医学互动式体验教学法丛书·第一辑》《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分册的编写,现已成为医院的骨干医师。期间,周氏梅花针灸流派工作室捐赠新疆医专针灸图书512册。
担援疆使命,守医者初心。服务和田,援疆支教支医,是责任,也是幸福。贺成功表示,这让他对“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的体会更加深刻。贺成功和其他援友一起,播种传承之种,滋养文化之根,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带到边疆、留在边疆,为赓续皖和情谊贡献微薄之力,让针灸文化的种子落地生根,薪火相传。(组织部、二附院/供稿 宣传部/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