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提升学院教师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能力与质量,进一步强化学术诚信与科研道德规范建设,11月14日上午,由中医学院与学校科技处联合主办、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协办的专题学术报告会在中医学院举行。会议特邀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PI、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卫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巩仔鹏教授担任主讲。报告会由中医学院院长方向明主持,各学院教师及研究生踊跃参与。


巩仔鹏教授以“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注意事项”为题,系统梳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本情况与政策导向。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始终面向全国科研人员,重点资助具备良好研究条件与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开展自主选题与前沿探索。基金项目体系涵盖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等多个类别,通过多元化资助模式,持续推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在报告中,巩仔鹏教授聚焦基金申报全流程,深入剖析了申报注意事项、评审机制与形式审查要点,并始终强调“科研诚信是学术生命线”的核心原则。他结合实例指出,科研诚信不仅是项目申报的基本要求,更是学术生态健康与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整场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见解深刻,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发与实操指导,有助于大家进一步筑牢科研诚信意识,规避常见误区,提升项目申请书质量。
在互动交流环节,巩仔鹏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申报书撰写、研究设计、团队构建及成果呈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大量真实案例,系统分享了具有针对性的撰写经验与中肯建议。
本次报告为医药领域研究者搭建了高效交流、共享见解的学术平台,不仅有效助力科研人员提升基金申报能力与研究水平,更进一步营造了崇尚诚信、严谨治学的科研文化氛围,为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张盛/图、王洋洋/文 张亚辉/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