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中药药理学科戴敏教授课题组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丹皮酚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及机制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近期戴敏团队创新性的研究又有新进展,论文“The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Paeonol agains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by up-regulation of autophagy via the AMPK/mTOR signaling pathway”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中科院分区医学二区,SCI影响因子为4.4);“Paeonol nanoemulsion for enhanced oral bioavailability:optimization and mechanism”在《Nanomedicine》(中科院分区医学二区,SCI影响因子为4.727)公开发表。
研究在既往工作基础上,建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血管平滑肌细胞为靶细胞,探究自噬机制在动脉斑块形成中的调控机制及丹皮酚的干预作用。发现丹皮酚可减轻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抑制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其机制为丹皮酚通过激活AMPK激酶,抑制下游mTOR蛋白磷酸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发挥减轻主动脉斑块形成作用。该研究探索以自噬为潜在靶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防治对策的新路径。为了提高丹皮酚的成药性,课题组还针对丹皮酚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特点,利用纳米给药系统制备丹皮酚纳米乳新剂型,研究表明其促进大鼠小肠及Caco-2细胞模型吸收摄取效率,抑制大鼠肠道外排蛋白P-gp的表达量,降低由P-gp引发的药物外排率,从而提高丹皮酚在体内的吸收,为丹皮酚开发应用以及难溶性药物口服剂型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该系列工作主要由戴敏团队博士生吴鸿飞以及硕士生陈苏菲、张敬、胡文君、宋爱伟、吴雷等多名研究生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473386, 81773937, 81001703)、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135)资助。(吴鸿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