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弘扬沈浩精神,深入实践“创先争优”中“五比五学五落实”的实践活动,4月9日上午,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前往全国大包干发源地的凤阳县小岗村参观学习,亲历代表农村变革的小岗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迁,学习沈浩的先进事迹。

来到小岗村,大家首先观看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电教片。随后,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 观看了由《抉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图片和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仔细了解了大包干发展的历程。
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全体党员沿着历史的车轮,从“合作社”、“大锅饭”一路看到“大包干”、“万元户”,从低矮的茅草屋一路看到发展规划的沙盘,从改革开放一路看到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观,从大包干的带头人一路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小岗村视察。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当年的十八位“勇士”们甘冒坐牢危险,签下生死状,十八位朴实的农民的诤诤“誓言”、十八枚透露出改革勇气的红手印、十八尊农民的巨幅雕像……给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还仔细观看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图片展,了解沈浩六年多时间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小岗村、带动小岗村全体群众搞发展的先进事迹,大家还到沈浩同志的墓地前进行吊唁。向沈浩墓深深三鞠躬,以寄托对沈浩的无限哀思,沉痛悼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基层干部。

此次实地参观学习,党员们亲身感受了小岗村的发展变化,真正理解“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对优秀基层干部沈浩的精神感到钦佩。大家感到受到了一次生动而又具体的党的宗旨教育,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心灵上得到了净化、精神上得到了洗礼。大家表示,要学习小岗村人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扬沈浩同志的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工作的精神,立足教学工作的实际,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奋发有为,为推动学院、学校“十二五”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徐亚静/报道 吴成海/编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