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应安徽省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的邀请来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做了题为“针灸申遗成功后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该院党政领导胡玲、杜明、沈德凯、唐巍、翟从永,以及周逸平研究员等出席报告会,该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与黄龙祥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黄龙祥在报告中结合针灸申遗,从“水与渠“、”种子与土壤”、“治鱼与治水”、“园丁与果园”等例子旁征博引,阐述了文化在针灸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中医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学博大精深,疗效确切,有很多东西现代医学还无法解释。但现代医学不能解释并不代表没有价值,随着科学发展,一些原先不能解释的东西也会慢慢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如果现在不保护,这些技能就会失传,申遗,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
黄龙祥最后强调,申遗成功给了针灸改良土壤的机遇,但是中医针灸在向世界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去中国化的倾向。针灸人更应思考的是针灸的价值根本是什么,需要怎样的外部环境支撑,然后努力营造这个环境,促进针灸发展。
会后,黄龙祥还就新安医学针灸学术思想的研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和研讨。(蔡荣林/报道 吴成海/编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