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3月13日电(周坤) “患者住院30多天,核酸检测一直不能转阴,想问下安徽中医药专家们用的什么中药?”……3月13日下午,在安徽省中医院的远程会诊室,一场“安徽-贵州”隔空会诊在这里展开。这是安徽省首次中医药远程指导他省的新冠肺炎治疗。

皖黔远程会诊现场。周坤摄。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张龙介绍,截至3月12日24时,贵州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146例,治愈出院140例,在院治疗4例。在战“疫”收官阶段,希望通过远程会诊方式,学习安徽中医经验,早日实现“清零”。
为什么是安徽?张龙告诉记者,3月8日安徽省实现在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治愈出院984例,治愈率99.4%,“这一成绩十分突出,同时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安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在远程会诊中,安徽省中医药专家指导组组长、省中医院院长杨文明介绍,安徽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90例,中医药参与治疗978例,占比98.7%。同时,安徽省建立起畅通高效的中西医结合机制,充分运用中医药到疫情预防一线,并且科研助力临床,形成疗效显著的安徽中医药治疗方案。
视频交流中,安徽省多名中医药专家们不仅分享着“安徽经验”,而且切实高效地为贵州战“疫”一线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难点。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葛正行介绍,有一名患者已经住院38天,经过西医抗病毒治疗后,尽管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始终阳性,迟迟不能出院。
听到这一问题后,安徽省中医药专家指导组成员、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念志觉得十分熟悉。在合肥市滨湖医院,他也曾遇到过类似病例,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案,目前都已“清零”。
专家们通过辨证认为,这类病人的主要病机是气虚邪恋,提出以益气托毒、祛邪扶正的治法,现场实时传送到贵州省一线医生手中。
中医讲究三因制宜,意思是说,要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地理环境和个人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因此安徽省中医药专家们表示,还要考虑贵州省的地域特点,拟定符合地域特点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经过90分钟的远程会诊,安徽、贵州中医药专家共同为“疫”线的中医医生提供了辨证施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张龙表示,下一步,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将根据“安徽经验”出台针对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人民网2020年3月13日
链接:http://ah.people.com.cn/n2/2020/0313/c358266-3387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