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安中

首页 - 要闻安中 - 正文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中医药大学

来源: 日期:2025-09-30作者: 点击:

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团委共同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圆满举行,学校领导及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久胜、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安徽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左金刚,以及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兄弟院校专家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聂久胜指出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和文化宣传阵地,在推动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更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籍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多角度、创造性开展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充分释放中医古籍文献的多元功能与价值。希望图书馆进一步精诚耕耘,多方协同攻坚,有效创新古籍普及形式,激发青年一代了解、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

左金刚从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全局出发,解读了“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的深层意义。他指出,古籍保护不仅是守护历史记忆,更是为未来传承根基,而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关键。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将持续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整合多方资源,让古籍保护人才培养覆盖更广领域,惠及更多师生。

活动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琦作题为“《针灸甲乙经》的版本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翔实、引经据典,立意深远,有效增进了学生们对中医古籍价值的认知,激发了大家对中医古籍的浓厚兴趣与热爱,进一步强化了古籍保护意识,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古籍保护事业,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项体验环节,包括“守护中医瑰宝,青春义不容辞”签名活动、中医古籍修复技艺体验、“大医精诚”及“十大皖药”拓印体验、非遗漆扇制作体验、线装书装订体验以及中医药文创展示等。古籍修复师围绕“古籍装帧形式”与“雕版印刷技艺”进行专业讲解,向师生们介绍了雕版印刷技艺的历史流变以及古籍装帧形式的演变历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亲手参与漆扇制作,并深入了解图书馆自主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落实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部署的全国性重要举措。活动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指导下,依托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及高校的专家资源,共同推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古籍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安徽省古籍普查工作最佳组织单位”,成为安徽省第三家“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理事单位”,顺利通过“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并入选“安徽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站”,为学校成功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安徽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邓勇/文 孙孝涧 、马宁杰/图 程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