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承办的“2025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大会”在重庆永川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守正创新 科普为民”为主题。学校图书馆(档案馆)报送的中医文创作品《新安十二月2025年中医药文化日历灯》,成功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科普工作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文创日历以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档案馆)珍藏的新安医学古籍为源头,以“新安十二月”为主题,选取张杲、汪机、孙一奎、叶天士等12 位新安医家,深度结合其学术思想、经典方剂、养生知识,选取古籍原书选段、本草手绘、书法印章等素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内容进行高清数字化处理,以可视化、可互动的方式再现新安医学的深厚底蕴,让新安医籍展现于当下。
应大会邀请,主创团队以“数字化‘启古’,日历灯‘传新’——《新安十二月》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探索”为题作工作交流汇报,从图书馆和青年学生的创作视角,介绍了数字化赋能中医古籍资源、开发具有传播价值的中医药文创作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经验成果。

近年来,图书馆(档案馆)持续深耕馆藏中医古籍资源,积极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文创作品的研发,打造出“大医精诚”和“赤水玄珠”两个系列的文创作品,获批国家外观专利4项。本次入选是对我校图书馆(档案馆)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与创新转化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图书馆(档案馆)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科普传播与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成效。图书馆(档案馆)将继续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与活态利用,支持更多师生团队以创意赋能传统、以科技连接古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贡献力量。(邓勇/文图 程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