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安徽省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学校少荃湖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刘良教授,中国药科大学余伯阳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彭代银教授,北京大学叶敏教授,浙江大学范骁辉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谢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王伽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玥主任医师,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何广卫主任药师等专家受邀组成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刘良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余伯阳教授和彭代银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科技厅生命科学技术处处长陈鹏到会指导,学校党委书记谢瑞瑾,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钒,党委常委、副校长魏骅、桂双英,科技处、平台管理处、药学院领导,实验室共建单位代表,实验室带头人及全体成员参会。大会由魏骅主持。

谢瑞瑾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我校建设和实验室发展的长期关心与大力支持。他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并表示学校将持续从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实验室发展成为全国中药复方研究的高地和标杆。
陈鹏代表省科技厅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评价了实验室在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他从省级战略层面出发,对实验室提出明确发展希望,强调要强化学术委员会的指导职能,聚焦中药复方关键共性技术、临床转化等方向,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区域服务能力,为我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主任许钒教授做了工作报告,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重组后实验室的使命、目标以及定位,实验室重组以来的工作进展,实验室五年发展规划等。
刘良院士主持专家论证环节,与各位委员一道对工作报告和实验室章程修订稿展开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刘良院士在总结时强调,实验室应坚守中药复方研究,深度融合类器官芯片、组学、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性解析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规律与作用机理;以AI驱动复方研发从经验模式向数据智能模式转型,加速构建人机协同的中药创新体系,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委员会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多学科委员的专业优势,通过定期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前沿技术与复方研究在本实验室的深度碰撞,共同培育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成果。
当天的活动中,刘良院士一行还参观了学校古籍部、新安医学文化馆,并评审了2025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和自主研究课题。(王运来/文 孙孝涧/图 董玉节、尹登科/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