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书院英才学生结业典礼在梅山路校区新安楼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钒,中医药传承名师曹恩泽教授、胡国俊教授、张杰教授、王德群教授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传承团队骨干以及中医学院(新安书院)教师、第二届英才三级、第三届英才二级和第四届英才一级学生出席典礼。典礼由中医学院院长方向明教授主持。

许钒在致辞中对获得英才结业证书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过去几年书院为培育新安英才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新安书院的建设,继续扩大传承名师队伍,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新安医学特色化教学改革。他对各位中医药传承名师表示感谢,老先生们虽已然耄耋之年,但仍怀拳拳之心,以毕生之所学,献与中医药传承事业,一往无前,无怨无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不仅是医药之大家,更是道之大家,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明灯。许钒还对新安英才班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要求同学们欲当大医,要保持正气,要从小处做起,要永葆好奇心,要学贯中西。

会上,四位传承名师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王德群教授挥墨手书临别赠言:“文化自信,溯源防变,双足并行,稳步向前,经典牢记,大医洪愿,杏林奇花,环宇开遍”。希望同学们在加强中医经典学习的同时,还要强化对中药的认识,让中药更好地为中医诊疗服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明天定会灿烂辉煌。

曹恩泽教授指出,中医院校教育要依靠两条腿走路,“传承是老办法,但是对于院校教育是新办法”。临床是传承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应当加强中医临床实践,尤其是加强在中医门诊中的实践教学。要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医的整体观来看病,西为中用,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用中医的辨证来诊断、治疗和进行预后评估。

张杰教授教诲英才学生在中医学习的过程中要深思深悟,多看名家注释,善于思考;要多拜名师多临床,悟性来自于扎实的基础,技术来自于实践的双手,在勤于临床的过程中要精通中西两道,衷中而参西。还要加强仁心的修养,一颗善心可活人,患者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胡国俊教授指出,疗效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是巩固中医阵地的磐石,是中医科研和教学的基础。英才三级毕业只是开始,希望诸位英才学生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融汇各家,多多师承,才能把中医真正学到手。最后胡老赋诗一首:长江后浪推前浪,承启中浪劲更强,只要三者齐发力,才有滚滚万里江。

学生代表朱业轩同学在发言中表示,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新安书院只是学习中医路上的一个驿站,离成为救百姓于生死的大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断深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精进临床技能,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医生。

仪式上还为新安英才三级班的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

截止2024年7月,新安书院已培养1882名本科英才,其中一级英才1727人,二级英才129人,三级英才26人。2022年,中医5+3王琦班并入一级英才班学习。目前完成书院传承教育修学并取得新安英才结业证书273人,其中一级英才211人,二级英才43人,三级英才19人。今年第五届一级英才报名人数达294人。(曹姝/文图 方晓/审核 刘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