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变化及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医教协同、能力为先、服务需求的教学宗旨,以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深化医教协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内涵建设为重要抓手,切实提高中医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建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中医学人才临床培养体系,为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高水平中医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教学规模有新突破
医院积极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培养的学生人数、师资数量有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年均承担医学本科生理论课堂教学18000余学时,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3%;年均承担医学本科生实训课教学6000余学时,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近10倍;年均接收医学类实习生1100余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近1倍;年均培养医学专业研究生800余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近1倍;十三五期间已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948人,在培学员共1151人。医院目前具有教师资格人员466人,拥有硕士授权点9个,研究生导师125人,其中博导13人。




二、教学条件有新改善
十三五期间,医院在各个临床科室设立学生示教室共计53间。扩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76件,价值389万余元,目前实训中心面积4000M2,实训室46间,可开展技能培训项目近160余项。
十三五期间新建AHA(美国心脏学会联合建设急救培训基地)、省级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识别实训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外科学微创手术技术实训中心,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手术录播教学系统,建设147个机位的计算机化考试中心,满足各层次、各专业医学生的教学、培训和考试需求。




三、协同育人有新机制
实施“院院合一”中医类临床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院院合一”培养模式改革是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育的重要保障,是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医学生培养的重要路径,对于我校临床类专业分段式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里程牌式的意义。2019年9月,2017级中医学和中医儿科学专业先行先试,从中医学院向学院完成包括学生管理、日常教学、临床培训、实习就业等主体责任的一次性全面交接,标志着我校“院院合一”工作的正式实施。截止目前,学院共接管2017级、2018级中医学和中医儿科学学生1126名。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硕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在招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导师与住培师承指导老师、考核评价标准、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并轨”培养,学校与基地对专硕研究生共同督查、共同评价、共同反馈、共同改进。2019年医院申报的《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制”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了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教学改革有新亮点
十三五期间,医院贯彻落实国家医学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相关要求,实施医、教、考综合改革。开设教育教学大讲堂引导临床教学改革;创新中药临床教学模式;开展形成性评价,完善理论课成绩评价方式;实施临床类医学生毕业实习综合考核,统一实习出科考核模式;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拓展线上实践直播课堂;广泛开展“回归式”教学、“滚动式”教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等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医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五、课程建设有新局面
2016年,学院配合大学成功申报全国首家中医儿科学专业,2017年开始首届招生,由学院负责中医儿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等相关工作。
“十三五”期间,学院建设课程类项目11项,其中省级课程项目4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5项,《外科护理学》线上慕课在智慧树全球大型的学分课程运营服务平台全面免费对外开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58所医学院校的学生使用了学院的慕课教学资源,获得了智慧树平台TOP100优质课程。2019年,经安徽省遴选,推荐申报国家一流线下课程1门。
表1 课程类项目立项一览表
年度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级别 |
主持人 |
2019 |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 |
外科护理学 |
省级 |
徐为群 |
2016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外科护理学 |
省级 |
徐为群 |
2019 |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
老年护理学 |
省级 |
王 静 |
2019 |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
中医儿科学 |
省级 |
桂金贵 |
2016 |
精品课程 |
中医妇科学 |
校级 |
李伟莉 |
2017 |
网络课程 |
外科护理学 |
校级 |
徐为群 |
2019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临床技能实训 |
校级 |
刘 佳 |
2019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外科护理学 |
校级 |
徐为群 |
2019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中医妇科学 |
校级 |
李伟莉 |
2019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推拿手法与功法学 |
校级 |
赵永华 |
2019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老年护理学 |
校级 |
王 静 |


六、教学研究有新成绩
十三五期间,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质量工程项目立项总数为78项(省级42项),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规划教材建设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省级基层示范教研室1个,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表2 省级以上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质量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级别 |
主持人 |
|
1 |
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
省级 |
尚莉丽 |
2 |
省级教学团队 |
中医脑病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杨文明 |
3 |
省级教学团队 |
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刘健 |
4 |
名师(大师)工作室 |
尚莉丽名师工作室 |
省级 |
尚莉丽 |
5 |
规划教材 |
医学生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 |
省级 |
尚莉丽 |
6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外科学微创手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于庆生 |
7 |
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
中药识别实训中心 |
省级 |
朋汤义 |
8 |
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 |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
省级 |
徐为群 |
9 |
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线上教学在中医类临床专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 |
徐为群 |
10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VR护理学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省级 |
徐为群 |
11 |
教学研究项目 |
推拿临床实训教学模式构建与运用研究 |
省级重点 |
占茂林 |
12 |
教学研究项目 |
卓越中医风湿医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
省级重点 |
曹云祥 |
13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学员360度评价研究 |
省级重点 |
李颖 |
14 |
教学研究项目 |
中医院校护生中医护理核心能力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 |
省级重点 |
管玉香 |
15 |
教学研究项目 |
“知行结合”的三阶段中医辨证思维教学体系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省级重点 |
陈炜 |
16 |
教学研究项目 |
思维导图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
省级一般 |
王睿 |
17 |
教学研究项目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
省级一般 |
耿晴晴 |
18 |
教学研究项目 |
导师制与Mini-CEX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脑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
省级一般 |
董婷 |
19 |
教学研究项目 |
TBL融合情景模拟在医学生实习阶段医患沟通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
省级一般 |
方向 |
20 |
教学研究项目 |
情景模拟融合TBL教学在提高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
省级一般 |
金珊 |
21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BOPPPS模型的中药实训教学模式构建 |
省级一般 |
刘勇 |
22 |
教学研究项目 |
PBL、CBL、Seminar多轨模式在中医风湿病教学中的应用 |
省级一般 |
万磊 |
23 |
教学研究项目 |
PDCA循环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运用于实践 |
省级一般 |
郭耀斌 |
24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PACS平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省级一般 |
李保启 |
25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中医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省级一般 |
胡大庆 |
26 |
教学研究项目 |
临床路径结合主角式教学模式在推拿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省级一般 |
胡吴斌 |
27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PBL联合CBL教学法探索中医教学医院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研究 |
省级一般 |
高志凌 |
28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EBT理念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路径选择研究与实践 |
省级一般 |
方菊花 |
29 |
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院院合一、立德树人”的责任导师制在临床医学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研究 |
省级一般 |
陈静 |
30 |
教学成果奖 |
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制”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尚莉丽 |
31 |
教学成果奖 |
“中药望闻问切”教学模式在提高中医类学生中药认知能力的实践应用 |
省级三等奖 |
朋汤义 |
32 |
教学成果奖 |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三等奖 |
刘健 |
七、质量保障有新举措
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院不断健全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构建了“13643”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针对教学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十三五期间制定和修订了《临床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临床教研室管理条例》《本科教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管理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引领教学评价工作。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广泛开展系列教学检查和教学督查,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保障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八、教学能力有新提升
每年组织院内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板书比赛、课程分析比赛;充分运用各类教学竞赛平台,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学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和表彰24项,主编、参编各类规划教材9部。
2017年首次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统考通过率97.6%。2018年首次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统考,成绩排名全国第6。五年制本科临床类专业的执业医师临床技能和理论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
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以华东地区中医院校第1的成绩入围决赛,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2018年、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分别获得三等奖。
2018年医院首次召开临床教学工作会议,表彰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临床教师,进一步增强广大临床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促进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
表3 教师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序号 |
名称 |
获奖人 |
授予部门 |
1 |
2019年全省优秀教师 |
尚莉丽 |
安徽省教育厅 |
2 |
2019年省级教学名师 |
于庆生 |
安徽省教育厅 |
3 |
2019年省级教学名师 |
李伟莉 |
安徽省教育厅 |
4 |
2018年省级教坛新秀 |
金龙 |
安徽省教育厅 |
5 |
2018年省级教坛新秀 |
李居一 |
安徽省教育厅 |
6 |
2018年省级教坛新秀 |
程鹏 |
安徽省教育厅 |
7 |
2019年省级教坛新秀 |
费文君 |
安徽省教育厅 |
8 |
2017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专业基地主任” |
朋汤义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9 |
2017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住培管理工作者” |
张珊珊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10 |
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优秀带教老师” |
金龙 |
中国医师协会 |
11 |
2018年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教学查房竞赛活动一等奖 |
张进军 |
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业务指导办公室 |
12 |
2018年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教学查房竞赛活动一等奖 |
费文君 |
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业务指导办公室 |
13 |
2018年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教学查房竞赛活动二等奖 |
唐昆 |
安徽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业务指导办公室 |
14 |
2018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竞赛活动全国二等奖 |
费文君 |
中国医师协会 |
15 |
2018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竞赛活动全国三等奖 |
张进军 |
中国医师协会 |
16 |
2018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住院医师” |
洪苗苗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17 |
2018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专业基地主任” |
汪瀚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18 |
2018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带教老师” |
金华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19 |
2018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住培管理工作者” |
尚莉丽 |
安徽省住培事务管理中心 |
20 |
2018年安徽省护理学会“急诊急救”说课比赛一等奖 |
汪静 |
安徽省护理学会 |
21 |
2018年“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本科组优秀指导教师 |
刘佳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22 |
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
张进军 |
中国医师协会 |
23 |
2019年全国教师技能大赛“静脉输液”组三等奖 |
汪静 |
中华护理学会 |
24 |
2020年安徽省线上教学比赛一等奖 |
卫友云、李丽华、汪静 |
超新星、安徽省教育厅 |


表4 教师参编教材情况
序号 |
编写人姓名 |
教材名称 |
类别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名称 |
主编/副主编 |
1 |
杨骏 |
针灸治疗学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2016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主编 |
2 |
杨文明 |
神经病学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6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主编 |
3 |
杨文明 |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9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主编 |
4 |
杨骏 |
针灸治疗学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9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主编 |
5 |
高家荣 |
中药临床药学导论 |
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全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教材 |
2016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副主编 |
6 |
李伟莉 |
中医妇科学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7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副主编 |
7 |
于庆生 |
外科学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2016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副主编 |
8 |
杨文明 |
神经定位诊断学(新世纪第二版)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7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副主编 |
9 |
丁雷 |
诊断学基础(第三版) |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
2019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副主编 |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十四五”期间,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和课程体系,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刘佳、耿晴晴/文图 李雪苓/审核 尤志成/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