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6名队员集结完毕,出征湖北,奔赴新冠肺炎防疫一线。自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下发组派医疗队支援湖北的通知以来,学校附属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纷纷请战,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最终遴选出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童佳兵,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聂卫群,老年病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冬,内科护士柏玲、翁菲菲,重症护士许刚、方广东7人;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孔令洋、王六喜,重症医学科医生韦彪,重症医学科护士代冰雪,脑病二科护士许孝姗5人;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护士陈萍萍、陈元元、卞蓓蓓、李婷婷4人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全力以赴!使命必达!”整装待发的医疗队队员士气昂扬、精神饱满,充满必胜决心。

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出征队员

神研所出征队员:李婷婷、陈萍萍、陈元元、卞蓓蓓(中左起)
学校党委书记王先俊,党委常委、科学院专职副院长李泽庚及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职工代表为他们举行了简短、温情的出征仪式。

出征仪式上,王先俊表示,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在湖北、武汉面临疫情危难的时候,你们这些勇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冲上一线,体现了我们安中医人的使命和担当,也体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我为你们感到自豪。他说:“我代表学校党政对你们和你们的家属表达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展现仁心仁术、不辱使命,发挥好我们中医药的特色。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医院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我期待你们平安、胜利归来。”
学校党委委员、医院党委书记侯勇再三嘱咐队员要作为医院的精锐力量顾全大局、服务安排、战斗在一线,要增强信心、加强学习、规范操作,保护好自己,服务好患者,与湖北及全国的医疗同行们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医院职工代表向支援湖北的全体医疗队员送上鲜花和祝福,以热烈的掌声向出征队员的家人致敬、致谢。
接到第七批援助医疗队成员立刻奔赴湖北防疫一线的上级通知后,在不到2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里,他们匆匆与家人告别,收拾行装,奔赴前线,“我准备好了”“职责所在”是他们说得最多的词。

翁菲菲、聂卫群、方广东、朱春冬、童佳兵、柏玲、许刚(左起)
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童佳兵的孩子今年初三,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他的爱人和孩子都支持他去湖北一线。“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从内心来讲自愿并且积极地请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会。” 童佳兵说:“03年SARS的时候我当时正在上研究生,作为一名临床呼吸科有临床经验的的大夫,有义务去一线,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医院的坚强后盾和家人支持,我会做好自我防护,尽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尽我所能,救治患者,我们一定会取得抗疫胜利。”作为此次出征医疗队员的领队,他在出征仪式上表态发言:感谢大学和医院领导,此次支援武汉是我们队员自愿和积极要求的,我们全体队员将严格遵守党的领导,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做好自身的防范,作为一名中医人,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发挥专业特长,让中医药早期介入新冠肺炎的治疗,全程干预,减少普通型、轻型向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医院坚强后盾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支援武汉的胜利。
同样是医生的该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聂卫群显得更急切,从第一批医疗队起她就报了名。“我自己就是湖北人,我是湖北潜江人。我在武汉读了8年书,这次家乡遇难,支援家乡是义不容辞的事。我的家人们还在湖北,我的同学们也都在湖北各个医院的一线,这次回去,不仅是回到家乡,更是和他们并肩作战。”
老年病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冬在出征前说到:此次出征一定不辱使命,作为中医人,将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到治疗中,发挥中医特色,我和我的战友将并肩作战,全力救治患者,圆满完成任务!
“我是男的,去哪儿都方便,而且我们男的抵抗力比女同志也好,一定要让我去”, “罗妈妈,我申请去......”重症护理方广东早就分别给所在病区的护士长闵柳和支部书记罗曼一遍遍的发请战微信,这次终于遂愿了。善良、憨厚、细致、幽默是他的特点,他护理过的病人都赞扬“广东这个小伙子不错。”
2月19日,柏玲在自己的朋友圈写到:“安徽省第七批医疗队有我的名字了”。她表示:“当得知武汉疫情需要各省医疗队支援时,作为一名党员和呼吸科护士,能够支援武汉我感到十分光荣,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非常感谢医院这些年对我的培养,科室领导、同事、家人的支持!尤其是我的父母得知我要前去武汉虽然心有不舍,但还是细心叮嘱我做好防护,不要辜负组织信任!” 柏玲说:“5岁的儿子虽然不知道武汉在哪里,但他知道我要去和病毒作斗争,他说妈妈你一定要打败病毒!明天我们就要出发,我将和我的战友,还有我的姐夫,同在一个科室工作的朱春冬医生,并肩作战,全力救治患者,请组织和家人放心。”
在肿瘤科工作12年的翁菲菲表示,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有呼吸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特别是家庭的支持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只等到湖北前线与战友们并肩战胜疫情。翁菲菲说:“几次递交请战意愿,今天终于等到组织的回复,向着疫情核心战场逆行……”她告诉四岁的儿子说:“妈妈收到救援任务要去打‘怪兽’了”。她的儿子说:“电视里打怪兽的都是英雄”!家人就给了她很大的勇气,她的爱人说:“菲菲,你应该去,家里和孩子有我们,一切放心”!“带上家人和领导、同事满满的嘱托,背包里是他们沉甸甸的爱”!翁菲菲表示:“我将不辱使命,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请组织和家人放心。”
许刚表示:“提起病毒,可能让人毛骨悚然,这场战役面临重重危险,但自己从不畏惧,也不怕艰难,因为这座城,有我最可爱的小伙伴在前方支援,我曾答应和他一起并肩作战。这座城,有同学知己一起共赴前线,我们相约疫情之后把酒言欢。这座城,有我医护战友全力奋战,相信三月的樱花也一定更加灿烂。组织信任,一声命下,定不辱使命。”

孔令洋、王六喜、代冰雪、许孝姗、韦彪(左起)
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王六喜细致贴心,是该院5人队伍的队长。出征前他多次指导队员如何购买贴身生活用品,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第一时间通知到位。“我比他们大,上有老下有小的,有很足的生活经验,在外面,我一定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提到年幼的女儿因无人照顾、可能提前进入托班,他眼圈微红,“我是一名父亲,但我更是一名医生,一个党员,国家如有召唤,我必奔赴前线,尽我所能去救治患者。我女儿现在虽然不是很理解,但很支持我!我很感谢妻子和父母。”

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王六喜
重症医学科医生韦彪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全科室都报名请战支援武汉,义不容辞!我能有幸被选上,我觉得很荣幸!我的爱人是一名护士,她也想报名支援武汉,但因为特定专业的需求,未能如愿,此番我前去不仅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同时也带着我爱人的一番心愿。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去往一线虽然有危险、是挑战,但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和我的战友将并肩作战,全力救治患者,圆满完成任务。”
呼吸科医生孔令洋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感,在冲往第一线的行动中,没有丝毫犹豫,他表示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当然要义无反顾。“我感到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出征队伍中,自己很有信心完成使命,家里已经安顿好,孩子有家里人照顾,他们对我都很支持,医院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早已做好准备,在疫情面前,我们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坚信我们将凯旋而归!”
重症医学科护士代冰雪刚刚过完自己30岁的生日,在入选为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之后,她迅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看到重症医学科的这么多医护人员都不顾自身危险、冲锋在前,我深受激励!我将抱着必胜的信念和救死扶伤的使命,为党、为人民舍身而战!”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到:“这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也是我30年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是每个医护人员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我和同事们多年来的实战经验,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完成任务。”
脑病二科护士许孝姗的请战理由简短干脆:“我没成家,父母身体健康,也没有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我也要和他们并肩作战,现在父母都已经知道我要去武汉了,他们虽然很难受,但还是很支持我,让我加油,注意防护,盼我早日回家!”她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新闻中的医护工作者和身边的前辈们的所作所为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也激发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

神研所4名白衣天使:李婷婷、卞蓓蓓、陈元元、陈萍萍(左起)
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4位护士中,有的是年幼孩子的母亲,有的是即将成为新娘的佳人,眼角泛着的泪光,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她们说,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一份不容辜负的荣誉和使命。安顿好各自家庭,没有与家人的挥手告别,她们不舍得自己的亲人们看见这种复杂的送别,将对家庭和亲人的挂念放在心灵最深处,待到平安凯旋时,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接到通知到出发,不到20小时。虽然留给队员们和医院的准备时间很短,但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医院相关科室与行政后勤协同作战,连夜准备物资打包,有序安排出行前的整装工作,尽力减除队员们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队员们说:知道医院为辛苦准备了这么多,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心里暖暖的,请家人们放心,我们必定平安凯旋!
我校16名医护人员将与来自宣城、黄山等8个地市的共计170医务人员汇合,作为安徽省第七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在合肥新桥机场,全体队员举起右拳,庄严誓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安徽加油!”的口号声响彻候机室。加油!等你们凯旋归来!(第一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文图 宣传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