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守护生命的坚强堡垒——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内科ICU

来源: 日期:2025-04-02作者: 点击:

重症医学科(ICU),一个被称为捍卫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方,在这里,医护人员每天都会和时间赛跑,和死神博弈,为重症患者带来“生命之光”。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内科ICU就是一支这样的队伍。近日,他们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团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积极响应党中央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奋战在危重病救治的第一线,肩负着中西医并重的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使命,全面提升临床服务能力,为患者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强堡垒。

传承创新 践行为党育人使命

内科ICU团队以党建业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科发展,秉持中、西医并重的理念,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医学在ICU中的应用,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救治服务。依据中医“因人制宜”的原则,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推出了“坐式八段锦”作为一种早期重症康复的新方法、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对脓毒症相关胃肠损伤、复苏后综合症、ICU获得性衰弱、困难脱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关注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的同时,也注重其心理和认知功能的改善。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危重症患者中西结合救治基地。近三年发表论文50余篇,获批省部级课题4项、三新项目5项,中医护理创新项目2项,专利4项,参与横向课题3项。

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支撑。团队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培养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坚定信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秉持“树人”和“立德”的教育理念。通过查房、带教和教学实践,将医学人文思维和家国情怀融入学生培养,引导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致力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守护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为安徽省的重症监护培训基地,这里近3年已接收49名进修医护。急重症教研室负责全院实习医师、规培医师和新入职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近3年已完成350课时的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和外科护理学授课,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疫”路前行,只为治病救人

在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内科ICU的医护人员都冲锋在前,展现了重症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初期,科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派出2名党员作为省第一批援鄂队员支援金银潭医院,2名党员第七批支援武汉市中心医院。2022年,1位同志支援上海和宿州方舱,4位同志带队驰援新疆并成立安徽病区,均圆满完成任务。

在“新十条”政策实施后,团队医疗工作重心从防控新冠感染转向医疗救治,内科ICU满负荷运转,科室医护人员相继感染,但无一人退缩,坚守在新冠救治第一线,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共救治新冠重症病人70人,同时实施“一人一方案”,有效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后疫情时代,全体医护积极谋划,第一时间开放探视,及时解决了重症病人和家属的顾虑,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

不忘初心,打造“有温度”的ICU

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发生着“与死神交锋,为生命守门”的动人故事。团队践行初心使命,牢树宗旨意识,秉承“仁心仁术、博学博爱”,实现救治病人质量与服务温度“双提升”,先后创新设计了漫画版ICU家属须知、医患暖心沟通卡、微信视频探视、创新预约探视制度等,提倡以“家人之名”温情陪伴,维持患者尊严,让患者干净、体面地与病魔抗争,打造“有温度”的ICU。

传递爱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内科ICU团队还定期开展“中西医急救知识进校园”科普活动;支部以“五四”青年节、“六一”、“暑期”等为契机,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一颗童心向党”迎端午、制香囊等主题活动十余场、覆盖青少年近百人次,引导青少年厚植对党的热爱、信赖、向往,凝聚思想共识。(一附院/文图 聂久胜/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