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五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全体思政课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守好阵地站好讲台当好标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尤吾兵,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曾获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安徽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教学突出贡献奖”、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安徽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生命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安徽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督导等职。

尤吾兵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伦理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承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尤吾兵在教学中能够深刻认识到所授学科的重要性,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实践者为己任,尽力为学校思政课教学和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服务。教学中重点围绕立德树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聚焦医学职业精神教育领域中突出问题,遵循思想道德培养“知、情、意、行”发展规律,将“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实习、规培、临床等全部育人环节中,引导医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职业精神提升的指南,思政教育效果明显提升。藉此,尤吾兵执笔申报“知、情、意、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使我校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所以,针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强灌”“硬灌”“漫灌”等问题,尤吾兵认为应认真、用力去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为此,尤吾兵在教学中探索总结了“滴灌”教学模式。“滴灌”教学模式的名称源自农业灌溉技术中的“滴灌”原理,即通过精准控制水分的供给,让每一滴水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滋养作物的每一部分。在教学中,这种方法同样追求精准和实效,旨在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内化思政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此模式具体实践是变思政课程理论体系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把理论知识“点”结合现实境况呈现出来,像水滴石穿一样坚持不懈把理论知识多维度渗透到学生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使思政理论知识在学生心中发生自然“反应”。此模式追求让“课堂活起来、课程亮起来、学生动起来”,采取“课堂教学渗透、课外实践渗透、校园文化渗透、网络媒介渗透”四大“渗透”,实现“全人、全程、全面、全景”的育人指向。尤吾兵采用“滴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创新,它通过精细化、多维度的渗透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职业精神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藉此,尤吾兵作为首席专家成功申报安徽省教育厅“思政理论课教法创新”名师工作室项目,“滴灌”模式教学法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思政工作提升项目进行示范推广。此外,尤吾兵还联合参与研究的其它高校进行深度实践,扩大“滴灌”模式推广应用,打造我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品牌”。受益于“滴灌”育人模式,尤吾兵所指导的学生也收获了很多成绩,恒梦、舒晨曦、王亚玲、袁琪、李萍等学生在本科阶段开始公开发表多篇论文;李蓉蓉、王亚玲、舒程曦等同学获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立项;苗青、李蓉蓉等同学获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省级二等奖;张景涛等同学获第八届“远志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滴灌”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 黄学武、叶兰兰/审核 刘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