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6月30日,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南门小学本部30名师生走进我校开展中医药文化研学实践。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求知的热情,沉浸式探秘千年本草的奥妙,感受岐黄薪火的传承。

研学首站来到中药材性状辨识馆。馆内展柜中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药材标本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从日常可见的菊花、枸杞到难得一见的珍稀药材,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药的来源、分类、基本功效以及“药食同源”的奇妙理念,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植物蕴含的药用价值。


紧接着,同学们步入安徽道地药材研展馆。这里集中展示了以“滁菊”、“宣木瓜”等为代表的安徽特色道地药材。讲解员详细讲解了这些药材独特的生长环境、辨识特征及其在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对家乡丰富的中药宝藏感到无比自豪,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馈赠和古人的实践智慧。

在本草研展馆,泛黄的古籍样本、珍贵的图文资料仿佛无声的历史画卷,向同学们娓娓道来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脉络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孩子们驻足凝望,感受着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力量。随后,大家参观了中药材研展馆,进一步了解了常用药材的应用与价值。移步至腊叶标本研藏室,保存完好的中药材原生植物标本,则让孩子们清晰地观察到药材的原始形态,领略植物世界的奇妙与中药取材的精妙。最后,在中药调剂研展室,同学们初步接触了中药配伍的理念,了解了不同药材组合应用的智慧。



整个参观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提问。讲解员耐心的解答和志愿者细致的引导,点燃了孩子们探索中医药知识的热情。“原来中药背后有这么多学问!”“这个药材的名字真有意思!”现场充满了好奇的提问和惊喜的发现,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对神奇的中医药世界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许晶晶/文图 叶兰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