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召开“安徽省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示范课程项目《中医药文化-中学美术》”开题论证会。会议由副院长张筱荣主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美育教研团队中学一级教师赵敏,中学二级教师靳琪、孔婧雯,学院美育中心主任李菁菁等共同参与,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及协同机制展开深入研讨。

张筱荣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立项背景,强调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他指出,本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为内核,融合中学美术学科特色,旨在打破学段壁垒,通过“理论+实践”“校内+校外”“传统+现代”三维联动,构建“大中小学贯通、医艺融合”的思政育人新模式。项目获批省级示范课程,标志着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负责人杨硕鹏从课程设计维度作专题汇报,课程将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联合四十六中开发“本草拓印”“经络绘画”“中药造景”等特色教学模块,通过沉浸式美育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中医药智慧。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赵敏老师分享该校美育实践经验,介绍了“端午传情”“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典型案例,为课程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组聚焦课程衔接难点提出建设性意见,要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与中学美术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让课程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会教师还就示范课程视频录制、师资培训交流等展开热烈讨论。(杨硕鹏/文图 叶兰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