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安徽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专家组技术总负责人王德群教授顶着高温天气,8月4日至7日亲临铜陵县调研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针对该县工作进行了系统指导。
在听取铜陵普查队工作进展汇报后,王德群教授带领调查队师生连续两天对朱村龙山、凤凰山滴水崖、铜陵最高峰天门山进行了野外调查,指导发现了荚囊蕨、秤锤树、华茶�子等,其中荚囊蕨在安徽仅分布于铜陵。
王德群教授野外讲解药用植物
铜陵调查队在滴水崖
王德群教授拍摄荚囊蕨
“抓特色、抓重点、抓关键。在做工作的同时,又不局限于工作。在深入了解中药生态、分布的基础上,更准确估算其蕴藏量。工作要富有创造性。”王老师谆谆教诲,为调查提出更高要求。围绕绞股蓝、青藤、石虎、乌药、山鸡椒、�木等特色类群,进行了分类与分布研究,使得调查逐层深入。在野外调查的同时,王老师与民间医生进行交流,为铜陵队后期的传统知识调查做出了示范,大家受益匪浅。
王德群教授带领调查铜陵最高峰天门山
王德群教授与金榔李道高医生交流
王德群教授指出,铜陵是我国历史著名的铜都,适时开展铜矿伴生植物及矿物药调查,更具地方特色。带领大家参观铜陵博物馆,考察矿物类型,为后期矿物药调查提出指导性意见。
铜陵博物馆刘馆长介绍铜陵矿藏
为深入了解铜陵地道药材凤丹的资源现状,王德群教授对其地道产区凤凰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在铜陵市中医院杨志刚院长、傅关儒副院长的引见下,与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牡丹协会会长李兆玉深入交流,为保护凤丹的优良种质,提出建设性意见。(中药资源普查铜陵队/供稿 吴成海/编审)
王德群教授带领调查凤丹地道产区凤凰山
王德群教授与李兆玉主任交流铜陵凤丹现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