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中医学院春圃论坛开讲,我校77级中医专业校友、北京中医药大学谢鸣教授应邀作首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学院教师及部分硕博士,新安教改班、新安英才班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医学院院长方向明教授主持会议。

谢鸣教授以“中医辨证论治中的精准性问题”为题,他指出,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源自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医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理论共识和临床指导性。然而,现实中的中医临床却常常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一方多证,一证多方”的现象,这与辨证论治中“因证而治,方证对应”的原则似乎有所背离。谢鸣教授从如何理解当前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问题;建立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辨治规范及临床评价标准的必要性何在;实现临床精准辨治的具体操作要点是什么;医者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临床辨治水平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报告最后,谢鸣与在场的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在学习及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谢鸣教授均予以耐心解答,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谢鸣,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全国方剂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方剂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主要研究领域:方剂学的基础与临床运用,主要研究方向:“方证相关及其现代生物学基础”与“中医历代名方组方规律及其运用”。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编专业著作5部、全国统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6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3项;主持的项目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解放军总装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4项。(叶卫东/图文 方晓/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