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安徽日报】志愿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

来源: 日期:2022-03-15作者:孟南 点击:

3月3日下午,80多位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志愿服务进小区”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合肥新站高新区磨店社区少荃家园小区,有针对性地为小区居民们送去中医药爱心义诊、养生知识科普等服务。“我们老年人对中医保健知识都很感兴趣,但缺乏靠谱的了解渠道。这不,有专业的志愿者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真是送到了我们心坎上。”测量完血压血糖,又在志愿者的一对一指导下学习了穴位按摩知识,74岁的史泽林大爷对此次志愿服务赞不绝口。

今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在收到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发来的合肥市各小区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后,立即结合该清单内容与学校资源制定了一份志愿服务“供应清单”,通过“供需对接”与磨店社区少荃家园、光明之家两个小区结对,常态化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义诊、急救技能教学、中药标本展示、中药养生香囊制作、五禽戏易筋经健身功法教学等特色志愿服务。“结成对子后,我们将每月至少在结对小区开展两到三场活动,服务内容也会根据居民们的需求进行拓宽。”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团委书记、“中医志愿服务进小区”项目负责人齐亚军介绍。

为打造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之城,根据整合党建指导员、专职网格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四支力量”的工作要求,今年,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合肥市青年志愿协会开展了“青春志愿小区”行动,让一个个有热情、有专长“雷锋”们深入小区发挥作用。通过实施“需求摸排+资源嫁接+平台运作”机制,目前团合肥市委已摸排了全市24所高校一万多名学生,了解他们的专长与空余时间,形成志愿服务“供应清单”。与此同时,还对全市2738个小区摸清了“底数”,形成了详细的“需求清单”。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24所高校也随之与不同的小区形成了志愿服务结对关系。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结对范围,目前团合肥市委还积极联络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小区的志愿服务结对中。

“一段时间以来,志愿服务组织也存在着节假日扎堆开展活动,内容撞车、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如何让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必须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变服务组织‘端菜’为群众‘点菜’。”团合肥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丛介绍,通过供需对接,不仅拓宽了志愿服务的内容,也大大增加了志愿服务的频次。为让志愿服务更精准化、高效化,下一步合肥市还将加强工作联动,探索搭建志愿服务数据平台。通过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实现志愿者线上注册、活动签到、时长认证、积分兑换、保险保障以及小区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等功能,将志愿服务进一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