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营造积极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大学生“一站式”岐黄社区举办“‘YI’路护航,青春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涵盖心理游园会与心理运动会两大项目,通过多元互动体验,为师生打造了沉浸式压力释放平台,助力心理健康素养提升。
多元协同,共培心智沃土
心理游园会由学生处牵头,携手安徽艺术学院、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团委、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校友会办公室及各二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共同主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钒,安徽艺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刘长华,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生王训师、王婷,兴华苑小学相山路校区副校长丁巳莉等嘉宾以及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学生处处长冯祥主持。

活动在青春洋溢的舞蹈表演中拉开帷幕。许钒在致辞中向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精心筹备活动的师生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作为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他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智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培育学生乐观豁达、坚韧不拔的品格。同时鼓励学生践行中医“养心调神”的理念,保持“松静自然”的心态,涵养“大医精诚”的胸怀,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筑牢根基。

开幕式上,学校对2024-2025学年二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示范站、优秀心理委员和最美心晴使者进行了表彰。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毛玉芝老师作为示范站代表,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感悟。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中医学专业周浩冉同学家长周明俊先生作为家长代表,从家校协同的角度交流了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优秀心理委员代表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张晴晴同学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学生干部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责任与成长。



创新体验,打造心灵乐园
本届心理游园会首次移至室内,在新建成的大学生“一站式”岐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活动结合岐黄社区建设,设置“医心守望,暖阳相携”“药韵宁心,逐光解压”“创悦心途,青春焕彩”“护心暖隅,温情相伴”“AI融医,智启岐黄”“艺术养心,艺心向阳”六大区域26个布展活动。此外,还特别邀请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中医学院专家开展健康义诊,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与指导。现场千余名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尽情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由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和学生处共同主办、心理咨询中心承办的校第八届心理运动会在风雨操场如火如荼展开。运动会设置“协力并进”、“珠行万里”、“无敌风火轮”、“四平八稳”和“奔走毛毛虫”5个单项活动,共9个二级学院500余名同学踊跃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针灸推拿学院摘得桂冠。



五大突破,深化心育实践
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和新载体,成功打造了心理游园会、心理运动会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本届心理游园会聚力实现五大突破。一是校校联动,拓宽交流维度。首次与安徽艺术学院校际合作,通过跨校资源整合,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更具开放性的交流平台。二是童心同行,构建跨龄生态。首次引入小学生群体参与,以“大手牵小手”模式打造跨龄段心理育人共同体,探索全龄段心理成长协同机制。三是家校共育,凝聚育人合力。首次邀请学生家长深度参与,强化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协同作用,筑牢家校共育共识。四是科技赋能,革新体验场景。首次现场展示学校董昌武教授团队和学生研发的智能辨识系统,将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化心理育人新体验。五是空间重构,激活社区功能。首次结合学校大学生“一站式”岐黄社区建设,将心理活动有机嵌入社区空间,打造“沉浸式”心灵成长新空间。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格局,以更丰富的载体、更协同的机制,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心身健康、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方林莉/文 学生处、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图 冯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