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2日,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此次大会是学校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奋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回顾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大会举旗定向,振奋人心,在广大师生医护员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学校官网开设“聚焦党代会·代表热议”专栏。邀请师生党代表结合党代会报告精神,联系自身工作学习岗位,谈感受、谋发展、话未来。号召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代表团 党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法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孙黎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总结回顾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系统擘画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宏伟蓝图,是一次高举旗帜、牢记嘱托、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重整行装、阔步前行、踔厉奋发的大会。大会的胜利召开,彰显了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自觉,彰显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彰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的坚强决心。
党委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充分体现时代特点,高度契合省委要求,切实顺应师生医护员工期盼,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提出的紧扣“一条主线”,统筹“四大关系”,实施“十大工程”的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明确了路径、鼓舞了斗志。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围绕第三次党代会指明的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干担当的精神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聚力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安中大”智慧力量!
第二代表团代表 针灸推拿学院针推科研中心主任 吴生兵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代表亲历盛会,我既感受到赓续岐黄的使命传承,更体会到科技报国的时代重托。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针灸学科团队在高层次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佳绩,获批我校针灸学科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经脉脏腑相关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引培国家级、省厅级人才多人,国家级项目、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均取得突破。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绘制了发展蓝图,吹响了进军号角,为学院针灸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施路径,学科团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勇攀高峰,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针灸力量。
第三代表团 退休职工(原保卫处处长) 丁荣光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作为学校曾经的保卫工作者、退休的党代表,我认真聆听和讨论了党代会报告。大会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科学规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擘画的建设 “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高水平大学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报告提出的要协调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定位精准。发展与安全是相辅相成,也为新时代校园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校园安全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关乎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正常秩序。校园安全工作者必须勇担"安全稳定压舱石"的政治责任,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全校上下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来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相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第四代表团 中西医结合学院辅导员 黄顺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锚定 “立德树人”,为学生工作指明方向,那就是当以初心、匠心、恒心,护航青年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成长,作为辅导员,我也深感使命在肩,具体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以初心铸魂,融专业特色育仁心。依托 “一站式” 岐黄社区,让学生在中医药文化浸润中厚植 “大医精诚” 职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 “健康中国” 紧密结合。
以匠心育才,搭实践平台强能力。聚焦创新实践力,鼓励学生参与 “挑战杯” 等赛事,推动中医药与科技融合;通过基层义诊、健康科普等活动,培育担当奉献精神,让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恒心护航,贴学生需求筑底色。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学生扎根中医药一线,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贴心人。
第五代表团 第一附属医院 医务部部长 徐国存
学校党代会的圆满落幕,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凝聚、方向的指引,更是对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擘画,我们将锚定目标、砥砺奋进,在专科建设、中西融合、提质增效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医院。
勇攀高峰,专科建设再突破。党代会提出的“新增5个以上专科进入全国前十”的宏伟目标,指明了专科建设的道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多学科协作,优化诊疗流程,强化亚专科特色,奋力向一流临床中医专科的巅峰攀登。
传承创新,中西融合开新局。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与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建设,以及安徽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的筹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我们将以此为抓手,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让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更加凸显。
服务大局,提质增效筑基石。面对医疗资源扩容的新形势,我们将紧扣运营效能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构建“一院多区”同质化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以学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信念,在建设“双一流”高校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第六代表团 中药教师党支部书记、中药资源中心主任 杨青山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党员,能被推选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代表,我倍感光荣与自豪。我认真聆听了大会报告,严格行使选举权利,积极参加分组讨论。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第三次党代会是一次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大会,是一次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的大会,必将对学校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代表我将努力传递来自教学一线的声音,为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严格履行代表责任,把党代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教学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一线教师的力量。
第七代表团 护理学院 2024级研究生班 刘贤
认真学习了校第三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过去的学习中,我深切体会到学校对中医护理学的重视与投入。丰富的实践平台让我将中医护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从艾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实践,到中医情志护理应用,每一次尝试都深化了我对专业的热爱。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培育我们对中医护理文化的传承意识,让我明白这不仅是技术,更是需要深耕的学科体系。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将依托学校的学术资源与实践平台,以更务实的行动深耕专业,聚焦慢性病护理、康复干预等领域,探索中医技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路径。同时,作为学生代表,我们也将积极反馈学生需求,助力优化“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代表团/供稿 宣传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