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2日,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此次大会是学校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奋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回顾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大会举旗定向,振奋人心,在广大师生医护员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学校官网即日起开设“聚焦党代会·代表热议”专栏。邀请师生党代表结合党代会报告精神,联系自身工作学习岗位,谈感受、谋发展、话未来。号召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代表团 机关党委副书记、巡察办副主任、机关纪委书记 余小平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广泛凝聚了共识,科学总结了经验,全面擘画了蓝图,奋力吹响了号角,全校上下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
回顾过去,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自信之情溢于言表,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在提速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底气;展望未来,我们的战略部署清晰明了,目标远大,任务具体,路径可行,彰显出我们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坚定志气。在部署发展上,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学科牵引”、“引才促合”、“科技攀峰”、“强医增辐”、“干部锻造”、“固本夯基”、“同心铸梦”、“清风润廉”的十大工程,展现了我们在变革中蝶变、在挑战中成长的坚定勇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方位,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精神,坚守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探路激情,保持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的务实品质,铸造科学应变育先机、主动求变开新局的胆识魄力,牢牢抓住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聚力建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而不懈奋斗!
第二代表团 针灸推拿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海燕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全景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擘画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新蓝图。大会报告立意高远、内容详实、思路清晰,科学谋划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特别是紧扣“一条主线”,统筹“四大关系”,实施“十大工程”,体现了学校党委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心系师生的责任担当,让我们对学校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充满信心。
我将认真学习领会此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岗位,深耕“三全育人”,深化措施落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发扬好针灸推拿学院“弘扬华佗医学,培育华佗菁英”的办院特色,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培养“优品德、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 的针灸康复骨伤学子。注重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监督执纪、筑牢防线”有机结合,推动学院党风、学风、教风协同优化,助力学生成长,为教育强国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安中大”答卷。
第三代表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 邓明峰
第三次党代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既有接续过去的历史感,也有面向现实的紧迫感和迈步向前的未来感。报告提纲挈领、目标明确,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了强大合力,激发了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所提出的决策部署,及时将会议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认真钻研思政课育人的“道”“学”“术”,发挥好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代表团 中西医结合学院党委书记 王红松
成就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启了学校发展新篇章。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学校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学校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学校未来五年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深受鼓舞、充满信心。作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将带领学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紧扣“一条主线”,统筹好“四大关系”,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谋发展促改革,破难题开新局,奋力推进落实“十大工程”,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学校全面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五代表团 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杨文明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乘势而上的历史性时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委工作报告以高瞻远瞩的格局、勇立潮头的站位擘画发展蓝图,既是对过去五年全校上下辛勤汗水与卓越成就的深情回望,更是面向未来新征程的奋进宣言。报告立意高远、目标明确,全面擘画了未来五年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尤其是报告中提出的“十大工程”战略任务,为附属医院在新时代锚定新坐标、展现新作为指明了方向。让我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让我深知附院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奋进新征程,实干创未来。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我们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重任。一附院全体职工将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以“一院三区”建设为抓手,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附院医疗、教学、科研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锚定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一流中医药大学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抓好党建促改革,勇于担当破难题,奋力将创建全国一流高水平中医院的宏伟蓝图逐步变成美好现实,为推进一流大学、健康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第六代表团 药学院党委书记 胡卿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总体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与工作举措,确定了紧扣“一条主线”,统筹“四大关系”,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彰显了学校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求新求变,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二级学院党委,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要锚定目标、找准定位,在重点任务上求突破。主动对接教育强国战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需求,聚焦中药学专业认证和高峰学科建设,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二要担当作为、敢闯敢试,在事业发展中挑大梁。主动将学院发展摆进学校发展大格局中,在学校“院办校”改革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三要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在示范引领中走在前。深入剖析学院发展现状,整合资源,精准施策,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学生思政工作品牌、提高内部治理效能,使学院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真正成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七代表团 中医学院院长 方向明
辞别“十四五”,迎接“十五五”,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隆重召开了,作为党代表,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次党代会为学校未来发展擘画了蓝图,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团结奋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五年来,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获批,中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四门国家一流课程,中医学学科成为安徽省高峰学科。
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贯彻落实好此次党代会精神,以大会确定的目标为指引,以中医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引培,精准引才,悉心培养。充分整合资源,加强规划协调,积极适应国家及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响应新医科要求,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深化医教研协同改革,探索院办校改革和学科评价改革,加强基础与临床融合,前期与后期贯通,大力推进“院校-师承-地域医学”相结合的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数智技术应用,弘扬新安医学办学特色,培养西医够用,中医会用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以中医药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临床问题为导向,构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充分凸显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服务独特作用。积极开展以中医药临床服务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其他学科合作,由跟跑变并跑,最终实现学科争先进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各代表团/供稿 校第三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小组宣传组/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