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全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鼓舞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团结奋进、砥砺前行,自4月10日起,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喜迎党代会·发展成就巡礼”、“喜迎党代会·学院风采”系列报道,多维度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发展成就,多平台报道第三次党代会的最新消息,多层次展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安中医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人事人才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多措并举,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汇聚发展动能、提供人才支撑。
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增量实现新突破
2020年、2023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在人才引进、青年骨干培育、名医名师传承、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努力方向和具体举措。

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自2019年以来共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担任名誉校长,引进并聘任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凌代舜担任学术副校长,全职引进国家杰青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4人;获批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1项。

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
坚持引育结合,新增国医大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医务名匠1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新增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1人、江淮名医2人、省名中医和国医名师30人、省名中药师6人;新增省杰青等各类省部级青年优秀人才21人;18人入选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

国医大师与全国名中医
学校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直属附属医院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全职博士后19人,2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安徽省联合资助项目。学校被列为安徽省博士后引育联合体试点单位,与华润金蟾药业等15家工作站建立合作培养科研人才机制,联合引育博士后14人。
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学校多渠道引进各类人才,自2019年5月以来,共招聘215名博士,校本部专任教师由414人增加到76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由134人增加到348人,比例由32%提高到45.5%。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由242人增加到309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40.4%。同时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开阔学术视野,近五年共有40名教师赴国内外进修访学,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和结构得到进一步提高与优化。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师德师风向上向善
制定和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建立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内容贯穿到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的全过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走访慰问老专家和一线教师等,强化师德宣传,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光荣感、使命感,营造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氛围。五年内全校有多人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其中5名教师分别获得“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全省模范教师”“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得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表彰,多名教师和集体获得省级表彰;4名教师分别获得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医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开展教师节表彰大会,选树师德典型
聚力前行,征程再起。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围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管理等维度,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工作部、组织部/供稿 校第三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小组宣传组/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