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呼叫,紧急呼叫,6号车厢有位男童突发呕吐和肚子疼痛,如果有医护人员请求立即前往急救。”4月6号上午,由阜阳开往合肥的K1071次列车上,车站广播传来了紧急求助。危急时刻,我校两位学生听到寻医广播后不约而同地赶到现场,他们组成临时急救小组,联系自己的老师“云会诊”,运用中医穴位按摩为孩子缓解疼痛,暖心一幕引发乘客点赞。
据列车长潘新建回忆,列车刚刚驶出阜阳站不久,便收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其十岁儿子不明原因腹痛,上吐下泻,同时伴有低热症状,陪同父母焦急万分。

列车长通过广播紧急寻医后,身处在6号车厢的我校2022级护理专业7班学生刘翔迅速起身查看。正在9号车厢的学校2024级中医学7班学生张颖初次听到广播时自觉“专业知识尚浅”,没有立即响应。然而,当求助广播第二次响起,这名19岁的大一新生意识到“列车上可能没有更专业的医护人员”,也决定起身前往事发车厢。
来到男童身边,刘翔立刻联系自己的内科护理学老师李武芬寻求帮助,张颖则跟自己的中医诊断学老师吴传云描述了现场情况,在老师们“云会诊”的指导下,两人随即让男童侧卧,用拇指持续按压其双侧内关、足三里、合谷等穴位,配合腹部保暖,并不断安抚家属和患儿情绪。足三里和内关穴作为中医急救要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效,对胃肠道急症有显著缓解作用。约十五分钟后,孩子腹痛减轻,呼吸平稳,安静入睡。事后,男童妈妈发来信息,感谢我校师生在关键时刻缓解了孩子的症状。

谈及这次暖心援手,刘翔表示,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就是《医学生誓言》,老师们常常教导大家学一技之长,救数人之困,扬天使之心。“面对突发情况,说实话,去的时候心里也没把握,但是在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尽力帮助孩子,当看到孩子安静睡着的时候,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离开车厢时衣服都汗湿了,但听到孩子说‘谢谢姐姐’,所有忐忑都化成了感动。”张颖坦言,这次经历也让自己深刻体会到了医者责任,未来要更努力学习,让下一次出手时多一分底气。
“医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救死扶伤的担当。”作为老师,李武芬和吴传云都感到十分欣慰。
近年来,我校强化“早临床、多临床”教学模式,要求中医学子从低年级开始接触实践。仅在2024年,我校师生已有三次联手,在列车上开启接力救人,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这些年轻医学生的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是学校培养优秀学子的一个缩影。(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文图 方晓、雷黎/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