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获批安徽中医药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药院校医文交叉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改革工作。
加强学院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
学院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总支统一领导、各系(中心)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三全育人”责任体系。深入挖掘育人要素,统筹育人资源,强化家校社协同,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文交叉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做实三个融通,培育交叉人才
学院结合育人目标做好五育融通,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素养全方位提升。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做好医文融通,培养具有跨界协同知识技能的心理学、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结合学院职能特点做好中外融通,打造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文化体验、课余生活三大互助平台,让中外学生在互助交流中拓展国际视野,实现文明交流互鉴。

实施三大浸润行动,彰显育人特色
一是实施文化浸润行动,铸造精诚是新品格。建立安徽博物院等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开设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入学教育、专业课程、网络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维空间。二是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涵育求真尚美精神。以艺术课程俱乐部教学改革为抓手,以美育活动和艺术展演为平台,提升学生美育素养。三是实施心灵浸润行动,依托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和二级心理工作站,将中医“治未病”“整体观”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育理性平和心态。


推进四大课堂联动,延展育人内涵
一是立足专业学习第一课堂,打造多样化的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体系。二是联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办好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系列品牌实践活动。三是拓展创新创业第三课堂,发挥班主任及校友作用,建立本科生科研小组及创业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四是打造展赛结合第四课堂,将育人元素融入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和文化艺术作品展演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坚持多元发展理念,形成育人品牌
项目建设以来,已逐渐形成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目标,以“浸文润心”为核心的一系列育人品牌活动,如“杏林花灯节”等文化育人活动、“理响二重奏”等组织育人活动、“心理运动会”等心理育人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美育活动及“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跨文化能力大赛”等课程育人活动,年均参与人次突破万人。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美育、心理育人专题文章,“三全育人”工作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三全育人”改革模式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三全育人”实效显著,实现“六个提升”
党建工作取得新提升。2023年度基层党组织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创建了浸文润心党建品牌,打造一批支部联建活动,选树校首批“党建三好”8个,获得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党建思政工作年会三等奖,校微党课、微宣讲比赛一等奖等一系列党建育人成果。人才培养取得新提升。学生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率全校第一;在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际中文教育技能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1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项78余项;考研率逐年提升,2人获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荣誉称号。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提升。两个省级一流专业2024年软科排名获B+等次;成功获批应用心理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2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3项。就业征兵工作取得新提升。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校第一,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着力提升就业质量,鼓励基层就业,首次举办人文心理类专场招聘会,7人参军入伍,16人参加西部计划,2023年度就业工作、征兵工作、学生工作、二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考核均获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获“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1人;课程思政成效显著,获2024年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学生工作队伍成果丰硕,1人获安徽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2人获全国中医药院校先进工作者,获批省级教研项目5项,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服务师生成效取得新提升。在学校领导和学生处、总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心理咨询中心、美育中心改造及新建教育服务场地700余平方米,荣获安徽省首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双十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
“三全育人”,一直在路上,学院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巩固成果,总结提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形成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的长效育人模式,不断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和育人实效。(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文图 宣传部/编发 金晓琴、叶兰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