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营造学科交叉研究氛围,激发原创性、高质量成果,5月16日下午,学校举办智能中医药工程交叉学科建设座谈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钒出席会议并讲话,发展改革处、教务处、科技处、信息化管理处、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二级单位负责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各二级学院教师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阚红星主持。

座谈会上,许钒对此次座谈会给与了高度肯定。他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间壁垒,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结合,智能中医药工程的前进将不断推动学校学科间交叉融合,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发展。许钒指出,本次座谈会汇报内容紧扣主题、交流氛围轻松舒适,给大家带来了深入的思考,为学校下一步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

座谈上,8名专家围绕大模型,聚焦新安医家文献、天然药物筛选、中医智能诊疗等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等内容对各自团队的研究成果依次进行了汇报交流。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昌武以《中医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医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情况和市场应用及推广情况。科大讯飞高教人才培养业务高级工程师孙亮以《基于大模型的《医宗金鉴》开发》为题,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架构和建设目标。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胡继礼以《人工智能脂质材料筛选》为题,详细介绍了LNP的计算机辅助筛选和预测工作。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阚红星以《基于DrugBan模型的眼科药物筛选方法》为题,详细介绍了研究思路、数据来源和模型应用。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孙利平以《阿托品纳米制剂研究》为题,介绍了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壳寡糖负载阿托品制剂的项目研发计划。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刘雨以《阿托品用药智能机器人研发》为题,详细介绍了阿托品与近视防控的关系,阿托品临床应用范例,并提出了阿托品用药智能机器人的项目研发计划。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杨银凤以《基于AI技术探究中药治疗复杂疾病分子机制——以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为例》为题,详细介绍了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方案、已取得的研究基础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金力以《中医诊疗数字化方法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方案、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下一步研究计划。

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徐伟/文图 高霞/审核 刘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