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4年第二次(扩大)学习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校领导王琦、戴敏、魏骅、石金明、许钒,校督导员高怀荃,校党委常委罗绍明、聂久胜、田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会。

党委书记王琦主持学习会,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新质”变化势不可当,要切实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和大趋势,为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兴课题,王琦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和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握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二要深刻理解人工智能是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有力举措。三要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机遇,助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会上,科大讯飞智慧医疗研究院院长贺志阳博士作《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专题辅导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与讯飞星火、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应用探索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等方面技术现状和发展前沿,分享了人工智能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和可行方案。

党委常委、巡察办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罗绍明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临床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徐晓婵,医药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阚红星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雷黎围绕学习主题分别作《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助力基层医疗提质增效》《高校数字化建设》和《人工智能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聂多伟/文 刘晨/图编发 叶兰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