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援藏日记】“缺氧不缺精神”,在西藏高原守护群众健康

来源: 日期:2023-09-26作者:宣传部 点击:

不知不觉中,已进藏一个多月了。2023年7月28日我和医院神经外科齐敦兴经过体检和政审,成为安徽省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带着医院党委书记聂久胜等各位领导的殷殷嘱托,踏上了西藏山南这一片热土。

来到山南市的第一天,我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气短、胸闷、失眠、乏力等高原反应。但当洁白的哈达挂在我们的胸前时,我们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虽然身体上遇到种种不适,但我们都以坚强的意志力坚持着、克服着,转换角色、融入藏区,第一时间进驻医院开展临床工作。而山南市人民医院同事的友好和患者的信任让我们感受到不管环境多艰苦,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守岗位,用好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一定能守护好高原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促进当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临床工作中,我们积极参加门诊、病房工作,诊治疑难病例,救治危重患者。例如,我接诊了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未能明确诊断,经我诊断后发现该患者系统表现明显,已经出现了大量蛋白尿、重度贫血及心脏损害,属于重度、进展病情。经过深思熟虑,我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经积极治疗,患者蛋白尿消失,贫血及心脏损害改善,病情活动度降为轻度。另外还有一位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来时血小板计数17×109/L,在我的指导下,当地医生索朗拉珍积极救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出院时患者家属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赠送锦旗

“喂,您好!是康复理疗科吗?贵科新来的援藏老师擅长神经重症康复,我科一患者反复脱机失败,想请援藏老师过来会诊想想办法。”接到来自ICU的来电后,齐敦兴前往ICU会诊。经过询问病史得知,该患者是脑出血术后,术后收治于ICU并维持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多次尝试脱机均失败,病程已2月余。家属希望早日转至普通病房以减轻家庭负担。经康复评定,他给出治疗方案:呼吸功能训练、床旁徒手肢体训练、膈肌手指点穴,每日1次。经过一周时间治疗,患者顺利脱机,三周后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齐敦兴再次来到患者床边做治疗时,家属热情的端来一杯热气腾腾酥油茶:“谢谢您!扎西德勒!”

康复前

康复后

作为肾内风湿科学术主任和康复理疗科副主任,我和齐敦兴为专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并积极推进,开展“三新”技术项目,不断提升当地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加强当地风湿免疫和康复专科医疗队伍的建设,为山南市人民医院“三甲复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医疗队伍的宗旨。我们通过教学查房、科室讲座、临床实训、病例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优势,为两名本地医生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等,以规范化临床技能培养为核心,提升专科诊治能力,规范专科诊治流程,为培养专科医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查房

临床实训

会诊

科室讲座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当地人民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对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常常拖到病情危重时候才来医院就诊,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科普文章,9天通过医院公众号发布了4篇,宣传了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一个月举办一次患教会,教会患者疾病预防、饮食及运动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科普

患教会

援藏工作扩展了我们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也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能够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最需要的人,是身为一名医生的职责与担当。作为一名优秀医生、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和齐敦兴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砥砺前行,不仅继承“援藏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还不断为“援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第一临床医学院风湿二科 纵瑞凯/文图 聂久胜/审核 刘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