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协办的“第三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7月14日至16日在合肥滨湖富茂大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全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消化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代表1000余人参与会议。大会设12个分会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和全国名中医马骏主任治疗脾胃病经验暨消化病中西医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作为分会场同步举行。


15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彭代银,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帮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昌武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主席、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学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教授主持会议。16日上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分别由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储浩然教授、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委李学军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彭代银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祝贺大会胜利召开。他强调,本次大会是中西医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界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学术会议。会议围绕消化病学领域,对目前中医药发展趋势、消化病临床与基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问题、诊疗思路、名医经验、用药配伍等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究,提升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推进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促进学校 “双一流”建设,推动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等。
张帮友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非常重视推动中西医结合消化专科、脾胃病专科的建设工作,充分肯定马骏教授团队、李学军教授团队在提升省中西医消化病诊疗和研究能力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希望这次盛会成为推动省中西医消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促进全国特别是省中西医消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董昌武表示,脾胃病专科是医院的传统优势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安徽省重点专科,安徽省中医药优势专科。脾胃病科主任李学军教授师承马骏教授,带领团队立足于“西医不落后、中医有特色”做到“内镜为支撑,中医药疗法为基石,三新技术为抓手,优势病种为引领,科研项目为提升”,取得可喜的成绩。此次大会由医院协办,体现大会组委对医院的信任和鞭策,医院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热情服务,确保大会圆满完成。
本次大会分主题报告及安徽省消化内镜、安徽省脾胃病、经典名方与脾胃学说传承应用创新、慢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炎症性肠病、消化学苑青年学术论坛、GERD-胃肠动力、胰胆疾病、肝病、“双康”消化心身、消化肠病与胶囊内镜等12个分会场,围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食管胃肠病、肝胆胰疾病、消化道早癌、消化身心疾病等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位消化届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演讲嘉宾和主持嘉宾。学术交流会上,医院全国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储浩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刘礼梅、博士研究生裴蓓分别作“艾条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全国名中医马骏辨治脾胃病十法”、 “脾胃培源方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功能及胃黏膜TFF2、NF-KB表达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并进行充分研讨与广泛交流。大会主席李学军主任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主持点评了六场报告会,副主任医师陈亮亮主持消化学苑青年学术论坛,均获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大会秉承“立足消化、融合中西、贴近临床、惠及基层、注重实效”的原则,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就目前中医药发展趋势、消化病临床与基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问题、疑难杂症、诊疗思路、临床经验等分享诊疗心得,摸索治病良方,展示精湛医技,催生创新动力,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指导思想,用实际行动支持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本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全国特别是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金月萍/文 董昌武/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