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续中医古籍文脉 传中华文明精粹安徽中医药大学多措并举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古籍修复传习导师聘用仪式顺利举办

来源: 日期:2022-11-25作者:周甜甜 点击:

11月24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少荃湖校区图书馆楼为古籍修复传习导师、国家一级修复师潘美娣先生举行古籍修复传习导师聘用仪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王红蕾,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安徽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林旭东,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彭代银,副校长戴敏及多家兄弟单位图书馆负责人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了本次聘用仪式。

会上,潘美娣亲切地向大家分享了从事古籍修复60年的经历和感受,勉励青年教师潜心研学、静心思考,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能,传承古籍修复技艺。随后,彭代银为潘美娣颁发了聘书,勉励学校图书馆在潘先生的指导及各专业馆和兄弟院校的支持帮助下,推动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跃上新台阶。

张志清在会上强调指出,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人文渊薮、底蕴丰厚的安徽省要将所拥有的珍贵文献典籍充分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从古籍原生性保护的角度切入,扩大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古籍修复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推进古籍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他充分肯定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鼓励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技艺高超的古籍修复人才团队,让尘封在古籍里文字“活”起来,使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开拓新境界。

戴敏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新安医学文化是弘扬传承安徽省特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我校要坚持古为今用,进一步加强对安徽省古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使新安医学文化焕发新生机、新光彩。她强调,学校要借助这次机会,贯彻落实好《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古籍修复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各项古籍工作,不断提升馆藏数量与质量,提高人才素质,强化专业团队,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古籍工作作出贡献。

林旭东在会上发言指出,中医药古籍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证据,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力度,开发中医药古籍文献的利用价值是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血脉,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方力量一起行动,与时代同行,向深处发力,持续推动中医古籍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为健康安徽助力。

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工作一直备受国家、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关注,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古籍修复室,聘请了专业修复人员。近年来,学校中医药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并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精心打造古籍修复基地建设。(邓勇、叶红/文 刘晨/图编发 程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