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踏浪前行 不负韶华 我校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来源: 日期:2022-09-29作者:宣传部 点击:

踏浪前行风正劲,潜心为学振杏林。9月29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少荃湖校区田径运动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彭代银,国医大师徐经世,党委副书记张永群,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学校监察专员石金明,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钒,承训部队武警安徽总队某大队大队长徐小虎,校党委常委罗绍明、聂久胜、吴达武出席大会,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及参训部队教官、全体新生参加大会。大会由张永群主持。

校国旗护卫队旗手护卫着五星红旗阔步迈向运动场的升旗区,全场师生齐声同唱《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升旗仪式结束后,大会正式开始。军训成果汇报表演现场,由2022级本科新生组成的军训方阵步伐整齐、目光坚定,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随后进行了棍棒术、擒敌拳、军体拳、匕首操、手语操等校园文化方队展示。他们动作规范、步伐矫健,展现出半个月的军训成果,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校长彭代银以《踏浪前行,不负韶华》为题作大会讲话,他对2022级全体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教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希望全体新生在即将开始的追梦之旅中练就过硬本领、不负青春韶华,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天下立凌云壮志;二是谨记崇德向善,雅行修省修医者仁心;三是践行勤奋刻苦,越而胜己传岐黄薪火;四是锚定知行合一,锐意创新攀学术高峰。他希望本科生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深学问的同时,继续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军人气质的当代大学生;希望研究生同学们,成为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生活、科研中的榜样,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践行者、贡献者。他勉励同学们从今天起,厚植信念之根、砥砺奋进之力!用岐黄薪火来导航人生之帆、开启学术之门。砥砺前行风正劲,只愿大家都能不负韶华争朝夕!

教师代表、国医大师徐经世以《矢志中医理术兼修》为题谆谆教诲后学,作为一名从事中医临床七十年的中医人,他结合自身的学医行医历程,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所得,一要树立中医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回答“中医自信从哪来”;二要运用辩证思维,打牢中医功底,回答“学中医学什么”;三要认真研读经典,丰富临床实践,回答“学中医怎样学”。他以唐代文学家韩愈《劝学诗》所言“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之句与同学们共勉,寄望大家能忠诚于中医事业,学好中医,做铁杆中医!

大会现场,保卫处处长丁荣光宣读《关于通报表扬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的决定》,主席台领导为优秀学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向承训部队赠送牌匾。针灸推拿学院中医康复学1班李紫娴同学作为新生代表、中医学院中医学博士研究生高兵作为老生代表依次发言。

在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欢呼声中,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正值青春年华的杏林学子即将筑梦启航新征程!

本次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共有8万人通过照片直播和视频直播收看。(刘晨/文 宣传部/图 吴达武/审核 刘晨/编发)


踏浪前行,不负韶华

——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22年9月29日校长 彭代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官、各位老师、亲爱的2022级全体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云收夏色,梧叶惊秋。今天,我们在金桂馨香的少荃湖畔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祝贺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人生梦想,怀揣喜悦和期待开启人生新篇章!在此,我谨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医护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教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同学们,几年前你们把高考当成终点奋力奔跑,终于在冲线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然而,同学们多年来为之奋斗的高考成功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一场真正的追梦之旅的开始!在这条追梦的道路上,有优美静谧的大学校园、完备有力的奖助政策、优质配套的教学资源、传道受业的人生导师、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一切美好将会在我们脚下成就,安中医就是这片成就大家的热土!

安徽中医药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高校,也是全国独立设置的24所中医药大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肩负着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和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德医兼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学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实现历史性突破。我们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安徽健康事业,特别是防治新冠肺炎,我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为安徽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局共建高校。可以说,当前学校的发展和同学们的个人发展一样,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崭新阶段!

同学们,我很欣慰你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医药事业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祝贺你们明智的选择。同时,学校和老师也不会辜负大家的选择,你们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将与学校的高速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成就,作为你们的师长,借此机会,就大家如何练就过硬本领、不负青春韶华分享几点感悟:

一、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天下立凌云壮志

成大事者必先立其志。立志是成事的前提,是奋斗道路的灯塔。同学们虽生逢盛世,但重任在肩,应该从此刻起,立志担当躬耕杏林、悬壶济世的神圣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无上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因此,我们要主动将这炽热浓烈的爱国之情融入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之中。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胸怀对国家的责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既要能在妙趣横生的书山学海之中上下求索、享受乐趣,也要能在经历挫折考验之后越战越勇、甘之如饴。无论何时,都要牢牢记住今日许下的报国为民的凌云壮志,坚定不移的守护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

愿各位能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奔赴,与万物共济! 

二、谨记崇德向善,雅行修省修医者仁心

德者本也,善之根也。作为医学生,更要把德作为从医之首要、行医之方向。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修身如玉、涵养德行,守住无暇本色,做永怀救苦之心的苍生大医!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要求我们以包容之心待人接物,以严格规范来约束自我。因此,我们要有“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的自律意识,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行为习惯,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以谦虚之心听取意见和建议、面对竞争和挑战。要学会治愈病痛、抚慰生命,用一颗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与学校一起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新力量。如此,便能始终秉持“医”路初心,践行医者使命。

愿各位能以纯良为坚守,至德守本,行普济众生!

三、践行勤奋刻苦,越而胜己传岐黄薪火

勤以向学,卓然独立。坚定、持久、勤奋是我们学习所必备的优良品质。“攀山渡海”般的求学问道之路必将面对压力和挫折,唯有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才能顺利抵达。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勤勉刻苦的精神和无惧困难的勇气。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等着大家步步探寻,悠久闻名的医学著述等着大家细细品读,“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精神等着大家慢慢领悟。在求学行医的迢迢长路上,要沉得下心境、耐得住寂寞,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不要畏惧,学会用直面荆棘的从容和身为万物之灵的睿智去战胜困难,身体力行地诠释奋斗的意义。如此,便能秉持博学精业的治学精神,弘扬国医精髓,勇挑传承创新之担。

愿各位能以勤学为习惯,坚韧有力,传岐黄薪火!

四、锚定知行合一,锐意创新攀学术高峰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我国自古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唯有联系实践学、带着问题学,以“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为落脚点,方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尤其是研究生同学们,要积极拓宽学术视野,踊跃参加学术交流,体会不同角度的科学认知、创建不同维度的研究体系。要努力培养自我创新精神,锤炼科技创新能力,攻克科技攻关难题,更好地为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贡献力量,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愿各位能以创新为己任,笃行致远,攀科技高峰!

同学们,一切精神品质的锤炼都要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也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担当起时代的重任。本科生同学们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刚才的总结汇报表演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希望你们日后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深学问的同时,继续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军人气质的当代大学生。研究生同学们,希望你们成为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生活、科研中的榜样,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践行者、贡献者。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同学们,希望你们从今天起,厚植信念之根、砥砺奋进之力!用岐黄薪火来导航人生之帆、开启学术之门。此刻,砥砺前行风正劲,只愿大家都能不负韶华争朝夕!

最后,祝愿大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