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两优一先”风采录】张雷平:科研教学两手抓,立德育人筑师魂

来源: 日期:2022-07-07作者:宣传部 点击:

编者按:榜样引领时代,实干践行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我校推出《“两优一先”风采录》主题系列报道,展示学校受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大考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希望广大师生党员医护员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推进学校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张雷平,女,出生于1981年6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省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安徽省中文类合作委员会委员、专家库成员高校专家,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师师资库讲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个故事

2002年7月入职安徽中医药大学,20年来,张雷平作为一线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个故事,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始终记在心头。为培养更接近专业目标、更能呈现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她面向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开发了《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医典籍语言研究》《方言与地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社会调研》四门全新课程,并全程代课。下一步,她即将组队研发《中医汉语读本》,开设并讲授《中医汉语》课程。为克服所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她先后承担《大学语文》《医古文》《基础写作学》《普通话辅导与培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方言与地域文化》《大众传媒与文化》《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文学名著鉴赏》《大学生就业指导》十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门课张雷平都花费大量时间,竭尽全力地准备好、讲授好,学生评教一直名列前茅,先后获得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指导多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奖等。

强化专业建设,专注人才培养

作为专业负责人,张雷平以身作则、任劳任怨、顾全大局,在现有条件下,她竭尽全力保障学生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安排达到最优效果,学生考研升学率始终在全院第一。她带领专业教师在以国际中文教育类专业课程为依托的基础上,在专任教师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努力寻求文医交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空间。经过十几年来的摸索,形成了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了五个跨学院、跨专业的交叉型教学团队,具体为:语言本体教育教学团队、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团队、文医交叉教育教学团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团队、文学类教育教学团队。张雷平负责语言本体教育教学团队和文医交叉教育教学团队。所在专业在安徽省内同专业中较早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作为较为年长教师,她先后担任五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这五位教师在教学获奖、教科研项目立项、论文发表、职称晋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进步,张雷平在青年导师制考核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张雷平所从事的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与其教育学科背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无论是“语言本体研究”,还是“语言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都始终坚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坚持以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为导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媒体条件下中医药文化大众化传播模式研究(SK2016A053),研究成果“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生态环境及传播策略”中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生态、内容、形式、媒介、途径等进行的充分论述,直接借鉴到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调整开设了《中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中医药文化社会实践调研》《五禽戏》《中医典籍语言研究》等课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我国高等院校乡土文化教育研究(CIA160229),《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体系构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的方言与区域文化》等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方言与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当中。“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方向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占据所有选题的30%以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与研究起到重要启发作用,本科生立项方言调研类项目多项,发表方言调研类论文多篇。

精准对标专业特色要求,组建文医交叉教学团队。积极进行中医汉语相关研究,获批立项安徽省2021省级质量工程“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文科建设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医汉语词汇研究》相关成果为后续教材编写与学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经进入了文医交叉团队与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预期在专业特色发展、教科研成果的研发上将会有更好的突破。

一直以来张雷平密切关注如何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中医、汉语、文化、教育等多元化知识体系的人才,怎么衡量我们培养的这种多元化人才的专业水平,积极探索能够制约、检验和反馈这种交叉性学科专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地方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体系研究(2020jyxm2332)获批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形成了关于中医药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特殊性研究报告,对专业类课程内容进行了专业特色改革,在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中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

无论教学还是研究,张雷平的目标始终都是围绕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实现应用价值的升华,促进人才培养的提升,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一个人民教师的当代价值。(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