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药学院李真宝研究员和桂双英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综述文章

来源: 日期:2022-05-29作者:药学院 点击:

近日,药学院李真宝研究员和桂双英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IF=9.779)发表题为“Emerging nanotherapeutics allevi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readjusting the seeds and soils”的综述文章。(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36592200195X)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出现关节炎症、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破坏以及关节相关并发症。目前,RA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例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抗风湿药(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和生物制剂(Biologics)等。虽然上述药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RA症状,但这些药物普遍存在循环时间短、炎症关节部位分布较少和毒副作用大等问题。研究发现,基于RA炎性相关细胞(种子)和炎性微环境(土壤)调节的纳米递送系统克服上述难题,在体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治疗RA效果。

纵观RA发病历程,炎症相关细胞(种子)和RA关节处的炎症微环境(土壤)在RA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种子和土壤”理念,这篇综述将用于RA治疗的纳米疗法分为种子调节纳米疗法、土壤重塑纳米疗法和协同纳米疗法(图1),并对炎性相关种子(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APC、成纤维细胞和OCs)调节纳米递送系统、RA土壤(NO、cfDNA、ROS、缺氧以及炎症相关的淋巴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重塑纳米递送系统以及种子-土壤协同调节纳米系统(时空级联响应疗法和一体化纳米治疗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基于炎性种子调整、土壤重塑和协同种子-土壤调节的纳米治疗

论文也分析了纳米递送系统临床开发和转化存在的问题。尽管上述RA“种子和土壤”调控的纳米递送系统实现了关节炎症水平的降低,炎症微环境的改善,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RA治疗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例如:研究者在药学学考察中,只选1种RA动物模型,是否对于其他RA模型依然高效依然未知;大部分RA研究都使用小鼠和大鼠进行评估,其种属血流量、血液蛋白、关节微环境和遗传特性与人不同,这使得设计的纳米递送系统难以有效实现临床转化;同时目前RA治疗的纳米系统主要用于改善RA关节效果,而忽略了对RA相关的关节外并发症如间质性肺病、类风湿性血管炎、缺血性神经病、Felty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嗜中性皮肤病等的治疗;RA纳米递送系统过于复杂,难于工业化生产;RA纳米治疗中耐药问题、长期毒性和剂量优化问题等。因此,就目前而言,要彻底战胜R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真宝/文图 胡卿/审核 刘晨/编发)


李真宝,药剂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青年皖江学者,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审稿人。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Acta Materia Medica和《药物评价研究》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纳米药物递送和中药制剂研发,聚焦于类风湿和肿瘤疾病模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3项;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mall,Biomaterial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terials sciences等发表SCI论文15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