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⑮:李业甫】大医精诚 手到病除

来源: 日期:2021-09-13作者:宣传部 点击:

编者按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一颗丹心,两袖清风,你们是春风化雨的燃灯奉献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们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灵魂工程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全国第37个教师节,在此让我们向全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面向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站在学校“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价值引领典型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旨在引领全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你们最美的奋斗身影活跃在教学一线,始终践行着“至精至诚 惟是惟新”的校训精神,让我们共同向身边敬爱的“好老师们”献上节日的礼赞!


李业甫,中共党员,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最美中医、安徽省名老中医,第二、第五、第六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安徽省跨世纪人才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是我国中医推拿事业的泰斗之一。他首创“李氏推拿牵引复位法”,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牵引复位床,自创“李氏定位旋转复位法”,突破脊髓型颈椎病推拿禁忌。

李业甫教授是安徽省推拿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62年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于推拿医教研工作。1976年起任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彼时大学推拿学科教学刚起步,省内乃至全国都没有完整系统的教材。李业甫焦虑万分,深思熟虑后,决定自己编写教材。白天,他在第一临床医学院为病人治病,晚上,不顾疲惫劳累,早早坐在简陋的书桌前,与昏暗的一豆灯火为伴直至深夜。李业甫深知教材的重要性,“教材是根本,不能存在任何错误,如果教材写错了,学生学错了,那以后怎么治病救人”,每次提笔,他总觉如履薄冰。他翻遍当时所有推拿学典籍,常常为一个细微的知识点,反复琢磨推敲,不厌其烦的多方求证,秉承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作风,手书数十万字教材,成为了安中医推拿学科最早的教材,教导、培育了一代代安中医推拿人。

至今,李业甫共主编《中国推拿治疗学》、《中国推拿手法学》、《中国小儿推拿学》、《特殊推拿疗法》、《特殊针刺疗法》等十五部医学书籍专著,参编、合著《中国推拿大成》、《中医临床实习手册》、《当代知识百科大词典》、《中医学》等十五部医学专著,编制《中医推拿手法荟萃》等四部教学录像,发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论文四十余篇。

李业甫始终关注安徽省推拿学科的发展,紧抓高等学府教育外,他更关注临床经验传承,“省城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医学成果和临床经验是不对等的,也是不对流的,不利于安徽省内的推拿学科学术交流,这就不利于治病救人”,于是他一力组建了安徽省推拿学会(现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十余期培训班,系统地培养出中医推拿专业人才几千名,为改善安徽省乃至全国推拿人才缺乏的状况做出积极贡献。此外为方便直观教学和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学习简易推拿,李业甫积极同媒体机构特编制推拿学科教学电教录像带4部和《自我保健推拿》的科教电影片,后者在全国公映,1993年被文化部对外联络处选中, 译成7 种语言, 作为当时中国向世界推广中医医学的主打影片,深受国际人士的喜爱和好评。

李业甫非常重视中医推拿学学科的系统化理论建设和传承性经验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上门诊、手把手的帮教传带,积极将推拿学科实现由实践中纯经验式教授转向理论化学科研习式。退休后,李业甫皓首不忘初心、坚持临床,先后被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返聘,坚持每周6个半天门诊及1次教学查房,每半天亲自治疗患者近20名。李业甫为一指禅推拿第五代传人之一,融海派推拿及新安医家推拿精华,行医62年,治愈了来自上海、内蒙古、青海等全国27个省市、港澳台及日本、东南亚等国患者20余万人。(第三临床医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