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注重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切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医院健康发展。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写进医院章程,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党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好医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等学习活动,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医院建设发展全过程。
严肃开展政治监督,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医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召开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坚持做好医院重要事项、重点岗位、疫情防控的督查工作。开展“外派干部的廉政督查”“兼职兼薪和经商办企业”专项清理、“政治监督谈话”“集体提醒谈话”“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专项督查整治工作,并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党建基石。医院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已达70%,39个党支部100%完成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任务。注重加强党务人员党性修养及业务能力建设,自2016年以来,依托省内外党校、干部教育学院等培训资源,连续4年组织党务工作人员300余人次先后赴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安徽组织干部学院、安徽小岗干部学院进行实地学习、脱产培训,党务工作能力素质得到强化提升。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管理人才高地。医院坚持按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扶贫、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培养选拔干部。号召动员年轻干部积极投身援藏、援外、扶贫、下乡、医联体挂职等工作,不断磨练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坚持并不断完善医院中层干部考核评价,更加紧密地把考核结果与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问责追责、治庸治懒等结合起来。及时调整医院领导分工,医院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定期轮岗交流。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筑牢抗疫“防护墙”。医院党委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部署,积极贡献中医力量、中医智慧,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筑牢抗疫“防护墙”。落实“两并重一保障”救治机制,助力我省在紧邻湖北、全国疫情比较严重的省份中,率先实现“清零”目标,抗疫经验先后向贵州、港澳、德国等地区国家推广,医院现成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医院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上级党委及医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主动请战,先后选派三批次共27名抗疫战士奔赴湖北,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其中受国家级先进表彰3人,医院及相关科室获省级先进集体表彰5次,个人获省级先进表彰24人次。
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医德医风文化建设。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大力挖掘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先后涌现出“中国好医生”4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安徽省“十佳医生”“最美医生”等5人,“安徽好人”“合肥好人”2人。充分彰显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医院牵头组建的中国(安徽)第七批援南苏丹医疗队超期完成任务,第五、六批 “组团式”援藏队员肩负起“以院包科”学科建设任务,百医驻村4名战士坚守驻扎基层。派驻46名技术骨干前往基层县中医院对口支援,选派四支抗洪救灾医疗队参与省防汛抗洪救灾攻坚战。医院投入扶贫专项资金共30万元,年消费扶贫共155余万元,“扶贫日”募捐126999元。
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医院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亮身份作承诺”等形式,依托党员活动日开展社区义诊、“中医健康大讲堂”“下乡送医送药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病房关爱服务”“微党课”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打造一批党建特色品牌。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若干措施》《党政领导综合查房制度》《开展进一步改进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专项活动》《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等制度和措施,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有力打造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医院党建与业务进一步融合。
下一步,医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树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为促进的工作理念,自觉把党的工作贯穿到医疗业务工作始终,为促进医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